跳到主要內容

透明少女紀培慧:演員要認識角色,也透過角色認識自己

從《九降風》的沈培馨到《接線員》的 Tina,透明少女紀培慧的成長記,在每個角色裡蛻變,學會體諒他人難處,自己也長出了新的面貌。

從覺得自己是跟地球人頻道沒對準的天兵少女,到以《接線員》入圍米蘭國際影展最佳女主角,紀培慧的內在正經歷一場不為人知的地殼變動,耐心等天分和經驗交互推擠作用層疊成山巒,就能成為不被輕易撼動的存在。

起初,她的角色多半帶點甜美森林系女孩的味道,《危險心靈》的張心如、《九降風》的沈培馨,不食人間煙火,自然也不知人間疾苦。然後,她在《他們在畢業的前一天爆炸》裡化身墮落人間的林筱柔,吸毒援交師生戀未婚懷孕,帶著滿身刺與殘屑。林筱柔讓她拿下金鐘迷你劇集最佳女配角獎,紀培慧知道,自己再也不能滿足只是甜甜地笑了,一步一步,她勇敢走出舒適圈,追求自己的歷險。

同溫層外的空氣  

2011 年,導演盧謹明看見她在《九降風》的演出,找上她飾演電影《接線員》裡,到倫敦一所情色按摩院打工的女留學生的 Tina,當時 21 歲的她單槍匹馬到英國拍攝前導影片,那是她人生第一次出國工作。2013 年,她和林柏宏殺進《變形金剛 4》海選培訓,儘管戲份最終並未播出,仍是難能可貴的好萊塢第一類接觸。2014 年,她接下 HBO Asia 原創迷你影集《詭戀》,前往新加坡拍攝一個月,和澳洲劇組工作;過幾年繼續南向印尼巴淡島,在 HBO Asia 原創影集《魔人爭霸》第二季裡飾演白髮女魔頭。(推薦閱讀:《接線員》:聽見英倫情色按摩院的慾望之聲

把自己丟進講不同語言、做事習慣方法各異其趣的跨國劇組,對演員來說或許也是種加速催熟的過程。培培聊起幾年前二度赴倫敦拍攝《接線員》六個禮拜的收穫,「我們拍片的場景很小,將近四十人擠在同一間屋子裡面,打燈的打燈,setting 的 setting,其實蠻消耗精神的。我最大的收穫是頻率的轉換要變得更快,因為你跟不同國家的人合作,大家各自有不同的節奏感跟氣氛,這麼多人從不同地方來,你要找到一個很和諧的中音,讓大家可以順暢的運作。」

角色沒想的事,就不能做

國外拍戲,走再遠也想找到華人超市買一瓶龜甲萬醬油;把花蓮剝皮辣椒藏在劇組冰箱,捨不得多分一口給英國工作夥伴吃。這種心情,或許也呼應著《接線員》想探討的母題,關於異鄉人如何在一座城市的縫隙裡求生,如何相濡以沫又不得不相忘於江湖。劇中,遭遇金融海嘯、求職四處碰壁的 Tina,為了生活到地下情色按摩院做行政櫃台兼打雜。自恃知識分子,Tina 一開始小心翼翼與小姐們保持距離,用夾子收她們內衣褲,不和她們吃同一桌菜,無論身體或心理,都貫徹她和「她們」不一樣。(推薦閱讀:有靈魂的演員!楊謹華:「對自己誠實,演出真實的角色」

然而當按摩院被闖入討債那晚,自己也被拖下樓差點被強暴的 Tina,卻在那一刻毫不猶豫硬起來反擊,因為有了想保護的家人。「我們想呈現的是,這群人選擇從事這樣工作的心態是什麼,我覺得人一但被貼上標籤,人們會忘記她們也是人,會忘記她們也有情緒、生活壓力、傷心和盼望。」從質疑不信任、疑惑動搖到最後彼此擁抱理解,培培將 Tina 的心理轉折處理得無比細膩。

這次拍戲也讓她拋開了自我,她還記得一場誣陷 Ana 偷錢的戲,「我的臉很認真在狡辯,很猙獰。以前我會有點在意,可能會害怕這個角色不夠討人喜歡,會被討厭。但那次我就覺得,你在生存的關鍵時刻,承認偷錢就會被攆走,怎麼可能去想這些,如果 Tina 沒有在想的事情,我也絕對不可以想。」(推薦閱讀:【A GIRL】快樂當異類!裴斗娜:比起做個好女人,我更想做好演員

演員的理想質地

得時時將自己維持某種程度的透明,角色才能顯色。培培至今想起《變形金剛 4》演員培訓的某個時刻,都還會眼神發亮:「表演老師把三場 Woody Allen 的戲串在一起,我們要想辦法挖掘其中的起承轉合。最後一次排練的時候,不管是包袱或自我意識,每個人都放下了,很像收音機調頻,四個人連在同一條線上,變成透明的,你可以一一認出每個瞬間的情緒,所有丟接球都超級明顯。」

這就是演員的覺察吧,如果辨認不出「自我」,就不知道該捨棄什麼才能達到所謂透明的境地。即使假裝透明任由別人著色,只是更快搞丟原本的自己。培培說演林筱柔時自己還很像果凍,「很容易被塑形,然後也不知道自己是甚麼樣子,一下子就被晃動,想說我這樣是對的嗎?可能有一點顏色。會因為別人喜歡什麼去改變自己的樣貌。」

經過這些年的磨練,培培益發清楚自己真正的質地,「要形容我現在演員的心靈狀態,我會說是水玉,一種固體的、透明的水。它有自己固定的形狀,但是你可以通過它的透明,看見它想告訴你的東西。」

「演員其實就是導演的一個工具,如何把自己修成這個導演需要的樣子,一方面你要認識他,另一方面就是要認識自己。」真實而不虛妄,通透而不執著,是透明系少女對自己的期許。

Text|Marie Claire美麗佳人、林侑青
Photo|Hedy Chang 

【本文由 Marie Claire 美麗佳人提供,未經授權,請勿轉載!】

延伸閱讀

【工作帶我去旅行】紀培慧,打開天線是演員的正經事
紀培慧 混血面孔的美麗奇蹟
​情侶、閨蜜都可以!20個關於愛的微刺青,讓彼此留下最深刻的印記~



from 女人迷 womany http://ift.tt/2E08xPJ

最快最新的童裝資訊盡在:www.bonbonjr.com
時尚小孩指南
潮爸潮媽必看網站
時尚小孩|童裝www.bonbonjr.com

留言

這個網誌中的熱門文章

專訪基隆市長林右昌與夫人吳秋英:「建造一條青年返鄉的路」

專訪基隆市市長與夫人,當住在基隆的市民一次次對家鄉失望,誰願意承擔改變這座雨都的責任? 在過去老一輩的印象裡,基隆都掛上不快樂的城市第一名,失業率、自殺率、離婚率高居不下,就連住在基隆的市民,外出都不願意承認自己來自基隆。是什麼樣的人,願意承擔改變這座灰色雨都的責任?又是什麼樣的人,相信只要去做他的家鄉就會改變? 林右昌,基隆子弟,帶著對國土規劃的專長及中央部會的經驗,接任市長後三年內逆轉基隆墊底的命運,各項施政指數一路攀升,被譽為花最少錢做最多事的「城市魔術師」。今天我們訪問到帶領基隆市府團隊,拿下國土建設特別貢獻獎的林右昌市長及他的夫人吳秋英,一起談談孕育他們長大的家鄉——基隆,以及未來的願景。 林右昌市長在基隆獅球嶺長大,我問他兒時是否想過,長大後要讓自己的家鄉變得更好?他笑著說:我小時候真的沒有那種看著魚逆流而上的神話。圖片|TONY LEE 李安峰攝影於獅球嶺砲台 我不想讓基隆人繼續看衰自己的家鄉 「以前基隆市民對自己來自基隆這件事,是非常沒有光榮感的,所有的建設幾乎都落後,排名都是倒數,那種對家鄉羞於啟齒,自卑、感到害羞或丟臉的情緒,很難談什麼認同。」 他想做的就是終止這樣的負向循環,把不可能變成可能,把黑白變彩色,把痛苦變快樂,把沒有熱情變成有熱情。他從小住在基隆,目睹基隆由盛轉衰的年代,也明白市民期待了太久但總是落空的心情,對很多的允諾已經不敢再期待。於是他花了很多功夫,把規劃執行出來,尤其找那些是覺得最不可能改變的部分下手,一點一滴的去建立市民及市府團隊對執政者的信心,從小的成功經驗,去累積合作的模式,讓住在這裡的市民慢慢敢去相信,改變是有可能的。 基隆在整個台灣城市的發展史上算是非常早開發的地區,以前人家都說「基隆錢淹腳目」,但是它的腹地相對小,背山面海相對封閉,於是他同時兼備城市的規模與鄉村的性格。在當年,基隆不只是一個港,更是一個生活圈的概念,新北市的雙溪、金山、瑞芳、汐止、貢寮、雙溪其實都會把基隆當作一個市中心的概念,來基隆買東西,來基隆看醫生,來基隆過生活。 市長說:「於是在規畫基隆的時候,我就把整個北北基桃 950 萬人的首都生活圈一起想進去,再去想在這樣的大首都圈裡,基隆可以擔任什麼樣的角色。」 擅長城市規畫景觀設計的林右昌市長,怕講解得不夠具體,馬上拿出一幅1854年復刻版的基隆地圖|TONY LEE 李安...

【粵劇女生】20 +歲月入十幾萬、30 破產、40+ 重拾夢想:我有傲骨

專訪粵劇演員 Man,她在最輝煌的演藝時光退下來,驀然回首,她感恩人生 30 的低谷,造就了她更豐盛的人生下半場。 攝影/陳嘉元、部分照片由受訪者提供 在工作室內,造型及化妝師 Man 由一群學生幫忙穿上粵劇戲服。「拉上一點點。」、「前後調轉了﹗」、「不行,再來過。」聲線沉穩,說話乾脆有力。再看照片上帶着文武生妝容的她,輪廓分明,氣宇軒昂,如未見真人,說她是個男兒身,沒半點疑惑。 「我從沒當自己是女人。」 舞台上她是個演活男角的瀟郎(藝名),從不服粵劇界的生存潛規則;現實中是個會為小女生出頭的大家姐,年少得志,風光近十年卻在 30 大關一鋪清袋,人在低谷仍咬緊內心的傲骨。做人有骨氣自然要犧牲,不怕路難行?她拋下一句:「我的人生本來就崎嶇,又何妨?」 身形高挑,輪廓分明,氣宇軒昂,Man 很快便被看中當上文武生。 有關注婚嫁造型或留意靈數占卜的人,也許會認識Man,她是一位婚禮造型及化妝師,同時鑽研生命靈數。擅長將中式美學融入新娘造型;亦敏感生命的覺知,相信人生使命,一切跟她的歷煉有關。她原是學戲出身,自言人生路崎嶇,其實年少時本平步青雲。自 6 歲參與學校表演《紫釵記》後,迷上粵劇,由學生班起步,就被看中當文武生,到不同慈善機構、活動,出演眾多劇目的主角,以為是躍身職業班的優厚條件,然而,初踏門檻,卻因行內的醜陋一面而卻步。 初入職業班,要由低做起,完全不被尊重,像狗一樣被呼喝,大家同是演員,都有阿媽生,為何小角色就要被人「問候」? 感謝當時的囂張:我靠努力上位 「初入職業班,要由低做起,完全不被尊重,像狗一樣被呼喝,大家同是演員,都有阿媽生,為何小角色就要被人『問候』?」最叫人難耐的,是涉及名利關係的潛規則。「10 歲出頭,一位行家說有機會給我出演一角,但前提要買一套戲服,當時母親拒絕,最後角色落入一位願意購買該戲服的太子女身上,我不知角色機會跟買戲服有沒有關係,但令我發現原來選角不只靠能力﹗」也許這不只是粵劇界的文化,而是社會的縮影,在各行各業都有可能遇見不是由能力衡量的工作機會,然而,我們還會執著於自我追求嗎? 帶着文武生妝容及造型的 Man,輪廓分明,氣宇軒昂,活像男兒身 我沒有家底,不想行到某一步為上位而犧牲自己,否則老來會覺得自己骯髒。 從演粵劇就要練好基本功,有實力才對得住藝術,是Man最敬愛的曾玉女老師所教導。所...

《俗女養成記》:39 歲不結婚,我沒孩子沒老公又得罪誰?

台劇《俗女養成記》,寫六年級女孩心聲。謝盈萱飾演的陳嘉玲,39 歲沒房沒車沒子沒老公,在眾人眼中看起來有點可悲。然而如同陳嘉玲,我們憑著一點任性和勇氣,尋找屬於自己的出路,不覺得這樣的自己,其實超級可愛嗎? 女人到了 39 歲,在世界看來,一點都不可愛了,對不對?台劇《俗女養成記》,寫六年級女孩的故事——辛苦工作 20 多年,沒房沒車又沒老公,才發現自己成了別人口中可笑的「俗女」。 謝盈萱飾演的女主角陳嘉玲,年近 40 歲,擔任董事長特助,頭銜看似風光,卻都專門替董事長打理私家事;有個交往四年的男朋友江顯榮,但兩人之間的關係早已逐漸轉變為室友。 陳嘉玲在前男友的婚禮上喝掛,醜態盡現,朋友急忙把她拖進計程車,罵聲:「二十歲喝醉酒是可愛,四十歲是可憐。」 《俗女養成記》用搞笑逗趣的台詞,寫出六年級女孩的真實心聲:覺得自己懂得各種人情世故,其實根本不喜歡也不習慣,別人都假設你應該要過得很好,你也就假裝一切都很好——譬如包給討人厭的前男友一萬二的結婚紅包。 圖片|《俗女養成記》劇照 39 歲的女人,彷彿得罪了社會,看起來不可愛,還有點可悲。你為了讓自己看起來不那麼可悲,只得學會接受婚姻,接受現在的工作——儘管知道自己不那麼想要,卻覺得自己已失去勇氣、時間,無法像七、八年級的女孩一樣放棄一切,去追逐自由。 然後呢?六年級的女孩就只能羨慕看著他們嗎? 39 歲的陳嘉玲,述寫了六年級女孩的另一種樣貌:房子車子孩子老公,有了其中一樣,是不是就能承諾我一輩子幸福,甚至能被這個世界溫柔以待?又或者我其實永遠有選擇,去做想做的事? 圖片|《俗女養成記》預告截圖 女人的年齡,從來就不是投資 陳嘉玲有個二姑姑,在三十歲論及婚嫁之時,決定與男友取消婚約,家中吵得雞飛狗跳,年幼時的陳嘉玲在一旁看著,像是看一齣鬧劇,好笑的是,二姑姑沒鬧,鬧騰的是家人,他們大聲嘮叨著越老女人越掉價,看誰還要娶你。(推薦閱讀: 《WWW:請輸入檢索詞》:30 歲以後不結婚的女人,能怎麼活? ) 女人要不要結婚,身旁的人總是比當事人還要著急。陳嘉玲一家的反應,反映出整體社會對女人的設限,三十歲是個門檻,三十歲以前的女人有資格可愛,有任性的資本,大可以談一場轟轟烈烈、不求回報的戀愛。飯桌上家人問什麼時候要結婚,你還可以拿年齡當藉口,笑說「我還年輕」。 然而三十歲以後,遑論來到四十歲的女人,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