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被情緒綁架!憂鬱症不是無病呻吟,而是生理疾病

你知道嗎?描述憂鬱症的症狀,不外乎玻璃心、想太多、無病呻吟!但其實憂鬱症並非普通的心理悲傷,而是生理疾病!

文|空白鍵

有病呻吟,聆聽憂鬱靈魂背後的悲鳴

在《哈利波特》中有種讓人毛骨悚然的生物叫催狂魔,它們會吸食人類的希望、快樂,甚至吸走一個人的靈魂,讓接近它的人生活只剩下抑鬱跟絕望,讓受害者處於一種比死亡更糟的狀態,成了一副行屍走肉的空洞軀殼。

作者 JK 羅琳在受訪時坦承,催狂魔正是她在低潮並罹患重鬱症時,絕望感受下的黑暗產物,從此,催狂魔也成為憂鬱症的象徵。   

你,也被催狂魔纏上了嗎?


電影《哈利波特—鳳凰會的密令》劇照

被憂鬱擁抱的靈魂,千瘡百孔的心

於是我想起了 H。初識時,她一直洋溢著熱情跟活力,不折不扣是典型「青春少女」代表,然而在漸次熟識後,她坦然說出,因為原生家庭的負面影響跟經歷了一次災難性的打擊後,積累的情緒再也壓抑不住,併發了憂鬱症,至今,斷斷續續已經有幾年的病史了,時好時壞。(推薦閱讀:【小鬱亂入專欄】馴服憂鬱症的四個方法

那些在社群上刻意營造的積極跟笑容,是她還有力氣時,戴上面具做的掩飾。

當時還不太能理解這病症的嚴重性。但在 H 的鬱症再次向她侵襲而來時,FB 上的文字滿是怵目驚心、慘不忍睹;白皙的肌膚上也開始出現一道道駭人的刀疤。我勸告著,不要再傷害自己了。但她只回我:「我做不到,自殘已經是我緩衝自殺的唯一方法了,我只能用肉體的痛感來讓自己清醒,確認自己還活著。」

後來有好一段時日,看著 H 深陷在情緒迴圈中,無法自拔,生活也慢慢被鬱症給癱瘓。她形容自己是徹頭徹尾的廢物,社會的寄生蟲,一無是處,只剩渾身是病。

一路看著 H 不斷地墜落,就像看著一個人溺水似地在大海中載浮載沉、大聲呼救,但身旁的人卻沒有一個會游泳。

憂鬱症並非無病呻吟,而是生理疾病

曾問過 H,為什麼生活已如此艱辛還要選擇偽裝?她說,這世界不允許我的憤怒跟悲傷,憂鬱症患者常會被貼上「精神病」、「玻璃心」、「就是想太多才會罹患這種病」的負面標籤,但他們不理解的是,我們是真的生病了,對於痛苦的感受程度異常敏銳,全身就像三級燙傷的皮膚,風一吹就刺痛,連碰到棉花也會受傷。

這社會,仍存在太多對於憂鬱症的誤解。

除了心理因素、外在壓力、體質與性格之外,憂鬱症的終究原因是腦內神經傳導物質:血清素、正腎上腺素、多巴胺、腦內啡的分泌異常,則容易引發憂鬱情緒。

簡單來說,憂鬱症並非普通的悲傷,而是大腦的疾病。心情持續低落、精力減退對以往興致勃勃的活動再也提不起勁、失眠或嗜睡,甚至反覆想到死亡有自殺意圖⋯⋯等等跡象持續兩週以上,都是憂鬱症的寫照。更糟的是,若漠視憂鬱症,一味只想憑藉意志力硬撐而非選擇積極治療的話,可能會因病症的惡化,讓大腦的認知功能退化及腦內局部區域萎縮,從工作能力、注意力、思考反應能力,以及記憶能力都會明顯變差,不可不慎。

你以為的人生勝利組,其實每天都在跟腦內的恐怖份子奮戰

前陣子,文壇才女林奕含的自殺,撕裂了許多書迷的心。不禁疑惑,這位面容姣好、出身名醫世家、學測滿級分被媒體封為「漂亮寶貝」,儼然是「人生勝利組」的她,為何會走上絕路?原來,她就是小說《房思琪的初戀樂園》筆下的主角房思琪,裡面的誘姦、掠奪、痛苦,各種汙穢齟齬讓人極度想吐的故事,正是她的人生。

在奕含事件沸騰許久,才漸漸平息之時,卻有了另一發震撼彈,炸碎了整個音樂界。Linkin Park 主唱查斯特自縊身亡了,原因是,年幼被性侵的夢魘成了纏繞他心中的巨魔,無法和解的痛苦,就如奕含專訪談的「已經插入了,不會被抽出來」。我們認為鳥會飛,魚會游泳。有些人卻像是硬生生被拔掉羽毛的鳥,被割掉魚鱗的魚,即便能求生,卻也殘缺不全。(推薦閱讀:我的痛苦不能和解 專訪林奕含:「已經插入的,不會被抽出來」

然而,只有在遭遇重大創傷才會引發憂鬱症嗎?也不盡然。

喜劇泰斗金凱瑞自曝曾有好幾年在憂鬱症的陰影下度過,更在今年的時尚派對受訪時,無預警的唱歌、大喊,並一直講「這一切都毫無意義」,脫序行為讓大家一度擔心他的精神狀況。還有,一直是陽光樂觀形象的 Janet,也發佈了一段「Depression 憂鬱症,你並不孤單」,淚崩分享她患病時的心路歷程。

憂鬱症,就像一場來勢兇猛的腦內戰役,有的人彈盡糧絕,選擇提前繳械投降;也有人在槍林彈雨中,想辦法出奇招克敵制勝。


圖片|來源

憂鬱症非絕症,如何不再被情緒綁架

久未聯絡,再次遇見了 H,不同的是,曾飽受病痛摧殘而面容憔悴的她,現已容光煥發,也一掃陰鬱氣息。我好奇在她身上發生的奇蹟,她也娓娓道出一路走來的滿路荊棘。

「那段失控、軟爛的日子,對我來說猶如人間煉獄。妳能想像,妳眼前的世界是一片黑暗,摸不著邊際、也看不著光嗎?妳能想像,身邊瀰漫的盡是絕望的空氣,腦子塞滿的都是『如何再多撐過一天』嗎?身心俱疲、孱弱不堪,每個禮拜回診的日子也成了病態中的唯一期待,把最後的救贖都寄望在吞的那一顆顆藥丸,期盼它們能起作用消減我的一絲絲痛苦。但我知道,在這樣下去也決不是辦法,好幾次我很抗拒憂鬱病魔的侵擾,覺得它們萬惡不赦,但在幾番的跌宕跟情緒綁架後,發現與其否定它的存在,不如勇敢對治心魔,跟憂鬱症和平共處。(推薦閱讀:【小鬱亂入專欄】面對憂鬱症,我們應該如何自處

「所以,妳用了什麼方法讓自己好起來?」我迫不及待的追問下去。

「那段日子我還真不知道怎麼撐過來的。但我很幸運,在我很需要他人陪伴並想找人講講話時,身邊仍有理解憂鬱症並溫柔相待的人,除了耐心傾聽之外,在他們面前我也無需偽裝。而且,我也有聽醫生的話定期回診、按時服藥,並找諮商師雙管齊下,努力面對憂鬱根源。但我覺得最難卻也最重要的是,一定要想辦法擺脫負面毒藥,在鬱症發作時,會不由自主地想去接觸更黑暗、更負面的資訊,不論是電影、書籍,甚至是痛苦回憶,像是毒癮一般,吸食當下彷彿得到同理而稍微緩解,實際上卻是往深淵中越跌越深。這段歷程我走了很久,有時會稍微進步而暗自竊喜;但更多的是停滯不前或後退時的自我懷疑。後來,在情況穩定好轉也有力氣時,開始有意識的覺察情緒,也會找一些憂鬱患者的『感動推薦書單』試著自救,還有持續運動,根本是憂鬱剋星啊!」

雖然聽她講的一派輕鬆,但她也是走了好幾年才有寶貴的現在。值得慶幸的是,她已經找到了「護法」,再也不怕催狂魔之吻。

資料來源|來源來源



from 女人迷 womany http://ift.tt/2rR7kFx

最快最新的童裝資訊盡在:www.bonbonjr.com
時尚小孩指南
潮爸潮媽必看網站
時尚小孩|童裝www.bonbonjr.com

留言

這個網誌中的熱門文章

專訪基隆市長林右昌與夫人吳秋英:「建造一條青年返鄉的路」

專訪基隆市市長與夫人,當住在基隆的市民一次次對家鄉失望,誰願意承擔改變這座雨都的責任? 在過去老一輩的印象裡,基隆都掛上不快樂的城市第一名,失業率、自殺率、離婚率高居不下,就連住在基隆的市民,外出都不願意承認自己來自基隆。是什麼樣的人,願意承擔改變這座灰色雨都的責任?又是什麼樣的人,相信只要去做他的家鄉就會改變? 林右昌,基隆子弟,帶著對國土規劃的專長及中央部會的經驗,接任市長後三年內逆轉基隆墊底的命運,各項施政指數一路攀升,被譽為花最少錢做最多事的「城市魔術師」。今天我們訪問到帶領基隆市府團隊,拿下國土建設特別貢獻獎的林右昌市長及他的夫人吳秋英,一起談談孕育他們長大的家鄉——基隆,以及未來的願景。 林右昌市長在基隆獅球嶺長大,我問他兒時是否想過,長大後要讓自己的家鄉變得更好?他笑著說:我小時候真的沒有那種看著魚逆流而上的神話。圖片|TONY LEE 李安峰攝影於獅球嶺砲台 我不想讓基隆人繼續看衰自己的家鄉 「以前基隆市民對自己來自基隆這件事,是非常沒有光榮感的,所有的建設幾乎都落後,排名都是倒數,那種對家鄉羞於啟齒,自卑、感到害羞或丟臉的情緒,很難談什麼認同。」 他想做的就是終止這樣的負向循環,把不可能變成可能,把黑白變彩色,把痛苦變快樂,把沒有熱情變成有熱情。他從小住在基隆,目睹基隆由盛轉衰的年代,也明白市民期待了太久但總是落空的心情,對很多的允諾已經不敢再期待。於是他花了很多功夫,把規劃執行出來,尤其找那些是覺得最不可能改變的部分下手,一點一滴的去建立市民及市府團隊對執政者的信心,從小的成功經驗,去累積合作的模式,讓住在這裡的市民慢慢敢去相信,改變是有可能的。 基隆在整個台灣城市的發展史上算是非常早開發的地區,以前人家都說「基隆錢淹腳目」,但是它的腹地相對小,背山面海相對封閉,於是他同時兼備城市的規模與鄉村的性格。在當年,基隆不只是一個港,更是一個生活圈的概念,新北市的雙溪、金山、瑞芳、汐止、貢寮、雙溪其實都會把基隆當作一個市中心的概念,來基隆買東西,來基隆看醫生,來基隆過生活。 市長說:「於是在規畫基隆的時候,我就把整個北北基桃 950 萬人的首都生活圈一起想進去,再去想在這樣的大首都圈裡,基隆可以擔任什麼樣的角色。」 擅長城市規畫景觀設計的林右昌市長,怕講解得不夠具體,馬上拿出一幅1854年復刻版的基隆地圖|TONY LEE 李安...

【粵劇女生】20 +歲月入十幾萬、30 破產、40+ 重拾夢想:我有傲骨

專訪粵劇演員 Man,她在最輝煌的演藝時光退下來,驀然回首,她感恩人生 30 的低谷,造就了她更豐盛的人生下半場。 攝影/陳嘉元、部分照片由受訪者提供 在工作室內,造型及化妝師 Man 由一群學生幫忙穿上粵劇戲服。「拉上一點點。」、「前後調轉了﹗」、「不行,再來過。」聲線沉穩,說話乾脆有力。再看照片上帶着文武生妝容的她,輪廓分明,氣宇軒昂,如未見真人,說她是個男兒身,沒半點疑惑。 「我從沒當自己是女人。」 舞台上她是個演活男角的瀟郎(藝名),從不服粵劇界的生存潛規則;現實中是個會為小女生出頭的大家姐,年少得志,風光近十年卻在 30 大關一鋪清袋,人在低谷仍咬緊內心的傲骨。做人有骨氣自然要犧牲,不怕路難行?她拋下一句:「我的人生本來就崎嶇,又何妨?」 身形高挑,輪廓分明,氣宇軒昂,Man 很快便被看中當上文武生。 有關注婚嫁造型或留意靈數占卜的人,也許會認識Man,她是一位婚禮造型及化妝師,同時鑽研生命靈數。擅長將中式美學融入新娘造型;亦敏感生命的覺知,相信人生使命,一切跟她的歷煉有關。她原是學戲出身,自言人生路崎嶇,其實年少時本平步青雲。自 6 歲參與學校表演《紫釵記》後,迷上粵劇,由學生班起步,就被看中當文武生,到不同慈善機構、活動,出演眾多劇目的主角,以為是躍身職業班的優厚條件,然而,初踏門檻,卻因行內的醜陋一面而卻步。 初入職業班,要由低做起,完全不被尊重,像狗一樣被呼喝,大家同是演員,都有阿媽生,為何小角色就要被人「問候」? 感謝當時的囂張:我靠努力上位 「初入職業班,要由低做起,完全不被尊重,像狗一樣被呼喝,大家同是演員,都有阿媽生,為何小角色就要被人『問候』?」最叫人難耐的,是涉及名利關係的潛規則。「10 歲出頭,一位行家說有機會給我出演一角,但前提要買一套戲服,當時母親拒絕,最後角色落入一位願意購買該戲服的太子女身上,我不知角色機會跟買戲服有沒有關係,但令我發現原來選角不只靠能力﹗」也許這不只是粵劇界的文化,而是社會的縮影,在各行各業都有可能遇見不是由能力衡量的工作機會,然而,我們還會執著於自我追求嗎? 帶着文武生妝容及造型的 Man,輪廓分明,氣宇軒昂,活像男兒身 我沒有家底,不想行到某一步為上位而犧牲自己,否則老來會覺得自己骯髒。 從演粵劇就要練好基本功,有實力才對得住藝術,是Man最敬愛的曾玉女老師所教導。所...

《俗女養成記》:39 歲不結婚,我沒孩子沒老公又得罪誰?

台劇《俗女養成記》,寫六年級女孩心聲。謝盈萱飾演的陳嘉玲,39 歲沒房沒車沒子沒老公,在眾人眼中看起來有點可悲。然而如同陳嘉玲,我們憑著一點任性和勇氣,尋找屬於自己的出路,不覺得這樣的自己,其實超級可愛嗎? 女人到了 39 歲,在世界看來,一點都不可愛了,對不對?台劇《俗女養成記》,寫六年級女孩的故事——辛苦工作 20 多年,沒房沒車又沒老公,才發現自己成了別人口中可笑的「俗女」。 謝盈萱飾演的女主角陳嘉玲,年近 40 歲,擔任董事長特助,頭銜看似風光,卻都專門替董事長打理私家事;有個交往四年的男朋友江顯榮,但兩人之間的關係早已逐漸轉變為室友。 陳嘉玲在前男友的婚禮上喝掛,醜態盡現,朋友急忙把她拖進計程車,罵聲:「二十歲喝醉酒是可愛,四十歲是可憐。」 《俗女養成記》用搞笑逗趣的台詞,寫出六年級女孩的真實心聲:覺得自己懂得各種人情世故,其實根本不喜歡也不習慣,別人都假設你應該要過得很好,你也就假裝一切都很好——譬如包給討人厭的前男友一萬二的結婚紅包。 圖片|《俗女養成記》劇照 39 歲的女人,彷彿得罪了社會,看起來不可愛,還有點可悲。你為了讓自己看起來不那麼可悲,只得學會接受婚姻,接受現在的工作——儘管知道自己不那麼想要,卻覺得自己已失去勇氣、時間,無法像七、八年級的女孩一樣放棄一切,去追逐自由。 然後呢?六年級的女孩就只能羨慕看著他們嗎? 39 歲的陳嘉玲,述寫了六年級女孩的另一種樣貌:房子車子孩子老公,有了其中一樣,是不是就能承諾我一輩子幸福,甚至能被這個世界溫柔以待?又或者我其實永遠有選擇,去做想做的事? 圖片|《俗女養成記》預告截圖 女人的年齡,從來就不是投資 陳嘉玲有個二姑姑,在三十歲論及婚嫁之時,決定與男友取消婚約,家中吵得雞飛狗跳,年幼時的陳嘉玲在一旁看著,像是看一齣鬧劇,好笑的是,二姑姑沒鬧,鬧騰的是家人,他們大聲嘮叨著越老女人越掉價,看誰還要娶你。(推薦閱讀: 《WWW:請輸入檢索詞》:30 歲以後不結婚的女人,能怎麼活? ) 女人要不要結婚,身旁的人總是比當事人還要著急。陳嘉玲一家的反應,反映出整體社會對女人的設限,三十歲是個門檻,三十歲以前的女人有資格可愛,有任性的資本,大可以談一場轟轟烈烈、不求回報的戀愛。飯桌上家人問什麼時候要結婚,你還可以拿年齡當藉口,笑說「我還年輕」。 然而三十歲以後,遑論來到四十歲的女人,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