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對人生叉路,嘗試跳脫社會的制約,傾聽自己的心,為自己負起責任,才能在人生路上找到你渴望的自由。
文|孫彬盛
出社會也一陣子了,最近跟同年齡層朋友聊天的時候發現,大家的人生慢慢地走到一個交叉點上,界定這個交叉點的並不是職位的高低或收入的多寡,而是這個人否具備跳脫「制約」的勇氣。
一個人生被制約的人,對未來的思考通常是線性的,對於未來他們不會有太多的想法,整個人生進入「auto run」的模式,這種人最典型的狀況,就是埋頭認真工作/唸書,但鮮少抬起頭來看看自己的人生是不是需要調整。一旦生涯面臨重大抉擇,也都是跟隨大眾/社會價值觀而做決定。
舉個例子來說,一些工作遇到瓶頸的朋友,很自然地分化出兩個種類,第一類覺得自己應該去考公職,第二類的人會打算去國外念個 MBA(或 whatever 任何一個國外碩士),彷彿這兩件事情有什麼特殊的魔法,能夠解決他們人生的問題。但弔詭的是,他們通常沒有去計算這兩個選項的機會成本,也沒有去思考錄取公職/MBA 後,該如何去達成自己未來的遠程目標。(推薦閱讀:【古里奧專欄】你沒被錄取,因為連你都不清楚自己的求職動機)
聽起來很荒謬,但這種戲碼幾乎每天都在上演。這跟聰明才智或努不努力無關,當你人生的選項被制約到只剩下「我該去考公職還是繼續升學」的時候,這件事自然而然地就會發生。
圖片|來源
類似的制約在各個年齡層都會出現,拿升學來說,成績越好的學生,生涯的選項反而越少,成績最好的一類學生會被期待去考財金或法律系,二類會去電機或資工系,三類更慘只剩醫學系可以選。這些人畢業之後就去做相關的工作,一做就是幾十年,沒有人會去關心他們是不是真的在做自己喜歡的事情,我常覺得醫生大概是這個社會上最聰明但也最不快樂的一群人,很多人只是因為成績好就莫名其妙念了醫學系,醫學系的確是適合聰明人念,但不代表所有成績最好的學生都該去唸醫學系,這完全是兩碼子事。
從資源配置的角度來看,這樣的制約簡直就是一大災難,當社會期待最聰明的人都擠去做特定領域的工作,我們不知道會損失多少其他領域的天才,如果愛因斯坦跑去唸醫學院,他大概也能成為一位出色的醫學研究者,但他一輩子都達不了他在物理學上的成就高度。一個人可以因為聰明才智而成為出色的工作者,但若沒有天賦與熱情的加成,很難真正從優秀(good)走向卓越(great)。
制約是社會價值觀底下的產物,某種程度上我覺得它像極了電影駭客任務中的母體(matrix),它讓大部份的人活在夢境之中,誘導人們交出生命的主導權,過著被支配的人生。如果沒有足夠的洞察力與勇氣跳脫被制約的命運,就像被一股無形的引力捲入社會價值觀的漩渦之中,在生理上是活著,但在精神層面上從未為自己真正活過。(推薦閱讀:【職場筆記】竭盡所能,去對得起你的年輕)
我不是鼓勵所有人都應該離經叛道去做一些違反社會常理的決定,但大家在做任何決定之前,應該先停下來思考:「這是我真實的想法,還是制約下的產物?」
跳脫制約需要練習,以下介紹三種方式給大家參考:
(1)先承認這世上到處充滿了制約
要破除夢境,首先要先認知到你正在做夢,要跳脫制約,你必須先意識到你正處於一個充滿制約的世界。當你認識到這一點,才有可能用更超脫的視角來看待自己的人生。
(2)多想想其他的可能性
以提高收入這件事情來說,很多人的重心都會擺在工作上,去思考「我該怎麼增加薪水?」或是「我該換到哪間公司?」
但增加工作收入僅是其中一種選擇,如果你有車的話可以考慮下班開 Uber,有空房可以租出去做 Airbnb,如果你本身是專業人士,你可以去考一些可供出租的證照賺取租金(例:不動產經紀人執照),或是假日到你朋友開的早餐店打工(隨便舉例)。
簡而言之,如果你的目的只是純粹為了增加收入,那你起碼有上百種方式可以選擇,遇到問題多思考其他可能性,是跳脫制約的不二法門。
圖片|來源
(3)把自己置入一個充滿機會/資訊的環境
上面那個做法是鼓勵你挖掘更多可能性,但如果你根本沒聽過 Uber 或 Airbnb ,那你壓根兒想不到這個增加收入的方式。
You never know things you don't know.
所以,如何取得別人的情報/經驗就顯得很重要,我自己覺得最有效率的方式就是去多認識這些跳脫制約的人,可以透過社群媒體或是線下的聚會,多跟一些有趣的人聊聊他們的人生故事,刺激一下自己的大腦,有時候會恍然大悟:「喔~~原來還有這招啊!!」
結論:當我們為自己負起責任,才能獲得自由
「人生,只有一件事情是確定的,就是我們有一天都會死。」
寫下這篇文章的時候,剛好是 2016 年的 2 月,當時我剛滿 25 歲不久,2 年後重新看這篇文章,有許多感觸。我一直覺得,人生並沒有所謂的成功方程式,適合別人的人生攻略,不見得適用在你身上,當你做的每個生涯決定,都被社會價值觀制約到只剩幾個選項的時候,那種人生真的是你要的嗎?
從現在開始,請學習去擺脫「社會價值觀」的引力慣性,靜下心來,給自己一點時間去思考「我想成為怎樣的人」,拿回生命的主控權,當你為自己的生涯抉擇負起全然的責任,才有機會獲得自由的人生。
(本文授權轉載自孫彬盛,未經同意請勿轉載)
from 女人迷 womany http://ift.tt/2oHvYDt
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