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專訪《引爆點》編劇王莉雯:我想告訴女性,你不必完美,不必萬事兼顧

專訪台灣少見的議題電影《引爆點》編劇王莉雯,聽她娓娓道來電影背後的真實故事。

第一幕,畫面無聲,沿海加工出口區遠景,煙囪根根湧著白煙,機械穩定運轉、秩序冷冽如常;鏡頭拉近,看見環保抗爭運動如碎浪拍打沿岸,渺小的人在控訴,畫面消音,悲傷憤懣無聲撕人心肺;下一秒,巨量聲音湧入,現場混亂不安,在無人注意之處,岸邊一艘小船悄悄往岸上撞來,船上,頹坐著一個著火的人。


​圖片來源|《引爆點》電影劇照

這是《引爆點》序幕,冰與火、結構與分子的對比:政府財團無動於衷,底層的人卻踩在火裡,身體已痛得燒灼起來。

《引爆點》大膽投直球,國內主流電影少談的環保抗爭、政治與社會議題,他們要談,而且要從前線去談,從實地訪查與田野,探詢衝突生成脈絡。走在銀幕前方,有本有據將一切熱烈化成劇本的,則是內向安靜的編劇王莉雯。

這不是王莉雯第一部編劇作品,她寫過劇本為數不少,獲得不少獎項肯定,電影還未上映,《引爆點》劇本已先獲文化部優良電影劇本首獎。

編劇之外,她亦有其他身份,例如演員:擔綱台灣經典黑色幽默悲喜劇電影《父後七日》戲中女主角;也例如妻子:《引爆點》即是她與導演丈夫莊景燊的共同作品。

專訪當日,王莉雯穿著素雅褐色棉質上衣,提前十分鐘來到女人迷樂園。一雙細眼、纖瘦身材、聲音輕柔,客氣有禮的一個人,架構出《引爆點》多線交織、衝突懸疑場景。縝密劇本背後,是五年研究與寫作籌備。

起點,只為一個樸素提問,她溫柔笑:「民主政治這麼多年,底層人民權益仍不斷被犧牲,我們有沒有改變的辦法?或者至少,可不可以誠實說出親眼所見,說出心中的疑惑?」

不擅長上街抗爭的人,都做了些什麼

王莉雯成長在三重,勞工家庭出身,雙親在菜市場工作,父親做魚丸,她從小在工廠進出,自承對中下階層的勞動狀況、無力感特別熟悉,也總想,權力高牆對面的雞蛋那方,還可以做些什麼?

「創作《引爆點》劇本那幾年(2012 - 2017),台灣有好幾波年輕人投入社會運動,電影界朋友也熱衷於上街,我的個性比較不擅長走上街頭,可是對這些議題都很關心,身為創作者,能不能透過我的工作,來講我的一些話?」

她開始蒐集資料、研究寫作。參照國內眾多環保抗爭事件,抓出共相,寫成劇本,一個虛構故事,反映幾十年來仍在重複發生的複數真實。

劇本靈感,也受真實事件啟發。「有天看到新聞,一個媽媽去菜市場買豬肉回家放冰箱,半夜喝水,發現豬肉竟然會發光,原來是受到細菌以及工業飼料污染。從這個想法出發問,如果豬肉會因環境污染而發光,人體又會怎麼樣?也會發光嗎?人體與法醫有關,劇本的初步構想就發展出來了。」

王莉雯笑說自己是文科出生、理科白痴,寫這樣龐大精密的劇本,成就感來自挑戰未知、以及與科學人共事的步步驗證。

「涉及人體,必須符合科學邏輯,理科白痴的我,像做了一場實驗,從大膽假設『人體是否也會因污染而發光』去找答案,做了調查、和法醫討論之後,發現人體器官確實可能因污染而發光,我們就全力讓劇情脈絡合乎醫學邏輯。」


圖片來源|《引爆點》電影劇照

不只一人之力,台灣醫檢警的共同投入

真實驗證,說得容易,田野實作卻充滿挑戰。全台灣僅有十幾個中央法醫,十幾人必須解剖全國案件,非常忙碌。怎樣讓對方願意協助、不浪費時間,過程緊湊。王莉雯說,這很像回去做學生,跟著醫學院老師,一起做研究。

是挑戰,她更說幸運,遇到的法醫與檢察官都正直認真,也不吝提供資料參考。例如劇中阿海嫂詐保的故事,就改編自某檢察官偵破的真實案件。

「有一位太太得了癌症,家裡窮,決定聘人殺自己,製造意外死亡,讓老公和小孩可以拿意外保險過生活。最後檢察官偵破此案,原因是監視器拍下當天夫妻倆在電梯內不尋常的親吻,才循著案發前後通話紀錄等證據,發現真相。」她敘述語氣平實,聽她說話,也明白《引爆點》的冷靜調性從何而來。

不過,編劇可以宏觀冷靜,也是因為《引爆點》有台灣檢調的熱血投入。

《引爆點》男主角是法醫,王莉雯為此走進解剖室、殯儀館。她坦白,一開始確實心有畏懼,甚至擔憂是否可能招惹靈異,然而法醫告訴她,「做正直的事,就不必擔心。」看著敬業兩字如何體現在台灣法醫身上,她用力轉譯成電影語言,成為吳慷仁飾演的法醫,很重要的性格構成。

誰來告訴女性:妳不必完美,不必兼顧事業家庭

王莉雯在田野過程,遇見了讓她印象深刻的檢察官。她說,一般人想像的檢察官是正經嚴肅的,可是這個女檢身紋刺青、下班騎重機,講話直接犀利,按自己想法生活,對象喜歡就是喜歡了,不必是旁人眼中的門當戶對。這讓王莉雯去想:《引爆點》的女主角,可不可以是一個堅定追求自己想望、不怕悖離傳統的女性?

「我們想要創造的女主角金敏照,是有很多缺點的不完美的女人,可是她很堅持、勇敢,我想要說,只要有這個特質,就是很棒的女人,不一定要顧全家庭、留著胎兒,她可以有自己想法。」例如,片中女主角擁有事業的想望,也曾經墮胎,一般主流電影避免碰觸的禁區,本片卻直言不諱。


圖片來源|《引爆點》電影劇照

「她作為檢察官,是勇敢,但心裡也有脆弱的一塊,眼見環境充滿罪惡,不想讓小孩面對這麼罪惡的世界,能不能誠實說出來?」女主角不是完美英雌,而是心裡也有脆弱的、真實的人。

《引爆點》求真,同理職場女性總是面臨事業家庭兩頭燒的處境,一個不必樣樣兼顧的女性作為主角典範,是對社會的溫柔挑戰。讓女性自己決定她的追求、犧牲與取捨,這就是女主角金敏照的原型。

可是,為什麼女主角必須死?看到電影中段,許多觀眾心裡都訝異、也萌生疑問?

王莉雯說,她希望反應現實台灣對現況的無力感。「根據調查,台灣有七成的人不相信司法與警察,在這種心情之下,我很難創造一個完美破案、勇敢打擊壞人、順利把工廠關掉的角色,」她嘆氣、搖搖頭,「過於理想的情況,我寫不下去,我感覺那在台灣不會發生。同時,我們也希望檢察官作為一個犧牲者,她的死,讓觀眾可以痛一點,讓人們看完電影,衷心希望別再有同樣悲劇發生,希望以反向情感的力量,去影響觀眾。」

我問,有沒有想過犧牲的角色不必然是女性?「痛」的效果,是否可能不透過女性的消失來營造?王莉雯提到,這齣戲的法醫主角是習於自我保護的,在檢查官過世之後,卻不再獨善其身、不畏風險,起身積極動作,從漠然到行動的改變,是重要的內發力量。

然而我們也不得不期待,痛的領受,未來不必靠女性消失來實現,期待女角可以說完自己故事、可以看見她成熟之前的學習路徑,不只化作養分、完整另個人的成長。也相信總有一天,電影不必再擔心唯有男演員詮釋,始能獲得觀眾投射的最大公約數。

編導夫妻檔,為什麼不能像柯恩兄弟一樣看待

《引爆點》的導演莊景燊,也是王莉雯的丈夫,兩人合作多年,也開設臉書粉絲頁:「王莉雯&莊景燊」。伴侶一起工作,可以既有同心協力的幸福,也可能是雙倍的衝突,當然也曾遇到旁人閒言閒語:她可以這麼快當電影編劇,肯定是因為老公是導演。

「一開始聽,難免受傷,畢竟我是比較不服輸、想證明自己的個性,我母親也是強悍的女性,主導家裡經濟,在這樣的家庭生活,自然認為女性本來就不需要倚靠男性,兩個人本是獨立的。然而不管怎麼做,還是會被講,很難每一件事都費力澄清抗辯,不如就大方說,這是編導合一的組合!」

她笑,我們就像柯恩兄弟啊!為什麼兄弟合作、人人可以平等看待,夫妻就不行呢?

兩人工作和生活都在ㄧ起,講起兩個人的合作模式,她的神情也有放鬆,「一起創作之後,確實是會針鋒相對,兩個人也曾經因為意見不同,吵到摔破咖啡廳的煙灰缸!」

第一部短片《愛瑪的晚宴》都是兩個人的第ㄧ次,她記得莊景燊當時拍了一個鏡頭,她很不滿意,直接在片場說「你拍這什麼東西,跟劇本不一樣!」因為私下溝通直接,她當時不以為意,「但是兩個人加入ㄧ群人,關係是不一樣的。」莊景燊坦白這樣的溝通使人受傷,她自己也反省,私人關係與工作關係的混淆,會導致其他夥伴不知怎麼與編導組合共處。

如果要在一起、欣賞也希望和對方合作,就必須摸索解方。後來兩人調整各自工作方式,在專業領域,回歸一般編劇和導演的關係,「我們工作上是用 email 在溝通的,」工作相處經驗,也運用到私生活溝通,產生出很可愛的民主討論方式,「例如吃飯,兩個人也會投票,找出最高交集,透過笨的方法去尋找共識!」

愈是心有熱念,更要拉出冷靜距離

編導兩人,對《引爆點》調性的共識很一致:希望它是冷靜的,拉出距離,讓觀眾更自由地去思考。

她說,電影是一場提問,但不一定提供答案,不讓觀眾被迫吸收。可是,難道電影沒有溝通企圖?

她溫和地笑,坦白自己生長在保守家庭,自小家裏不談政治,也不曾第一線接觸社會運動。「自己成為選民之後,也投了幾次票之後,現在已經四十歲,投過滿多次,各政黨都投過,什麼政黨對台灣最好,我一直找不到答案。我對政治沒那麼擅長理解,可是看著不公義的事情持續發生,我們有辦法可以改變這件事嗎?我可不可以說出心中的疑惑?」製造說出來與討論的空間,就是電影的意圖本身。

「我的企圖很簡單,民主政治這麼多年,選出來的人物還是這麼糟。中南部的議員和民代都很糟糕。民代開工廠是真實的,政客犧牲底層人民的生存權益,國家一直在空轉。我很希望可以有一些新的作法,」她停頓一下,「例如,我們可不可以選出更棒的政治人物?」她看著我,仍在真摯提問。

說出心中疑惑,認真研究,也有社會迴響。綠色和平組織的人曾告訴她,劇中情節過度真實,環境污染、議員與工廠利益的關係,讓電影充滿既視感,更對電影有了期待,希望可以透過《引爆點》,讓人們看見環保政治的當前困境。

「透過電影,是提出一個問題,掀開來,希望讓大家討論,不要若無其事,如果有討論,就很滿足了。然而,電影也是娛樂,也希望大家覺得這是一個好看的故事,能帶著感動離開電影院、並且產生行動力量,讓這些事情不要在台灣的土地上再發生。」

編劇對台灣社會拋出了一部電影的提問,也是邀請。你的答案會是什麼?

運動不只一時一地,而是綿長代謝,有人快速行動支援,有人把思索放進身體,以工作回應改變。內向的王莉雯屬於後者,急躁激情的台灣不習慣慢,可是慢,不代表沒有熱念,慢,也可能帶著社會議題,走到下一個我們已經遺忘、已經不在乎的未來。用一場電影的時間,讓我們再想一想,我們希望自己的國家、環境與社會是什麼樣子。

一場專訪,看見行動不必以他人為模板,按著你的節奏和思索,每個人,都能夠是改變的根源。



from 女人迷 womany.net https://ift.tt/2C4A1Un

最快最新的童裝資訊盡在:www.bonbonjr.com
時尚小孩指南
潮爸潮媽必看網站
時尚小孩|童裝www.bonbonjr.com

留言

這個網誌中的熱門文章

10 歲,媽媽把我的乳房燙平:「否則男人會想和妳做愛」

在英國,有多起女孩「燙乳」事件。她 10 歲時,媽媽拿著高溫器具,燙平她的乳房。當時,母親對她說:「如果我不燙你的胸部,就會有男人來找你做愛。」她甚至不能哭,如果哭了,就是讓家庭蒙羞,因為她不是堅強的女孩。 或許,你聽過非洲傳統部落盛行的「割禮」——割除女孩的陰蒂,甚至是大小陰唇。那麼,你聽過「燙乳」嗎? 燙乳( Breast Ironing ),是用灼熱的器具,將女孩的乳房燙平,藉以延緩乳房發育,減少性吸引力。通常,由母親來替女兒操作「燙乳」過程:將器具放在火上加熱,再用這些高溫器具,直接擠壓、熨燙乳房。只進行一次,可能效果不彰,所以往往需要持續好幾個月。 聯合國統計,全世界多達 380 萬女孩,受其影響。再根據婦女與女孩發展組織( CAWOGIDO ) 估計,在英國,目前約有 1000 名女性被強迫「燙乳」,造成身體傷害與心理陰影。《 BBC 》報導了一些女孩被「燙乳」的經驗。 圖片| 來源 Kinaya (化名)住在英國, 原生家庭來自西非。在她 10 歲時,她也經歷了「燙乳」。當時, Kinaya 母親對她說:「如果我不燙你的胸部,就會有男人來找你做愛。」 Kinaya 說,她甚至不能哭:「這種疼痛,不會隨時間減輕。」 "You're not even allowed to cry out. If you do, you [are said to] have brought shame to your family, you are not a 'strong girl'." 「他們不讓妳哭。如果妳哭,你就是帶給家庭恥辱,因為妳不是『堅強的女孩』。」 現今, Kinaya 已經成年,且有了自己的女兒。在她的女兒 10 歲左右時, Kinaya 的母親提議,也讓她「燙乳」。 "I said, 'No, no, no, none of my children are going to go through what I went through, as I still live with the trauma." 「我說:『不不不,我的孩子不該經歷我經歷過的事。直到現在,我都有陰影。』」 Kinaya 擔心,即使她強烈反對,家人還是固執地想做這件事,於是她不再

基督城槍擊案,紐西蘭總理:我絕不會提到嫌犯的名字

近年來恐怖攻擊的陰影環繞不散。上週在紐西蘭基督城發生的清真寺恐攻,造成了五十名信徒的死亡,紐西蘭總理 Ardern 從慰問、修法到抑制對嫌犯的討論,妥善的緊急因應處理贏得國際認同,更深獲受害家屬及紐西蘭人民的信賴。 上週在紐西蘭 Christchurch 發生的清真寺恐攻,造成了五十名信徒的死亡。這場恐怖攻擊事件源自於白人優越主義的支持者,在他持著多個武器掃射清真寺的同時,他在 Facebook 上直播整個過程。現今 Facebook 已經移除了相關的影片,紐西蘭政府也就這次恐怖攻擊事件做出因應措施,包含 Ardern 親自會見受害者家屬,並穿戴上穆斯林女性的頭巾以示尊重,以及修改槍枝管制法與相關法案,去全力避免未來的悲劇發生。 紐西蘭首相 Jacinda Ardern 戴上穆斯林頭巾慰問受難家屬以示尊重。| 來源 根據卡達獨立新聞 Aljazeera,這起恐怖衝擊事件只是一連串白人優越主義猖獗所引發的悲劇之一。 從 2011 年在挪威發生的 77 人屠殺事件,2015 年美國南卡羅萊納州當地教堂的 9 人非裔基督徒謀殺,2017 年加拿大魁北克地區清真寺的 6 人屠殺,到 2018 年美國匹茲堡猶太教堂的 12 名猶太信眾的槍枝掃射。當白人優越主義嚴重滲透歐美的政治體制時,許多國家的領導人並沒有認真對待這樣的風潮,比如紐約時報最近發表了一則新聞表示數十年來美國已經嚴重忽視白人優越主義與 3K 黨的橫行,這樣的情況在美國總統川普上任以後更趨嚴重。 Aljazeera 報的 Mohamad Elmasry 提出,白人優越主義漸趨之所以猖獗的最大原因,是主流媒體對於穆斯林以及其他種族的報導都是具有偏頗性的。 一起由穆斯林發起的恐怖主義會被大肆地渲染在各大主流媒體上,但一起針對穆斯林的恐怖主義卻會被忽視掩蓋。(看看更多: #PrayForParis 巴黎恐怖攻擊150人罹難!總統歐朗德:「面對恐懼,法國必須堅強起來」 ) 受難者家屬於這星期開始置辦受難者的後事。 這週首相 Jacinda Ardern 於星期二在紐西蘭國會上發表了演說,除了慰問受害者家屬以外,她也用堅定的口吻向全國人民保證,她不會給予嫌犯他想要的事:仇恨和惡名。 「你永遠不會聽到我提到他的名字,」Ardern 說。「他奉行恐怖主義,他是個罪犯,他是個極端主義者。而在我說的每一句話裡,他

D&I 了沒|讓員工有歸屬感,企業高速成長的 D&I 你聽過嗎?

國外已有不少企業在執行 D&I,而台灣這部分的討論仍屬稀少。未來每週,女人迷將會和各位談談,這個在職場上新興的文化。 想像一下,早上十點的會議,在會議桌旁,坐著的不只是台灣人,而是來自美國、馬來西亞、中國、日本等地的同事。台灣人裡,有客家人,還有來自各族的原住民。休息時間,你們聊著與各自伴侶的生活,有些是同志,有些是跨性別者,彼此分享感情觀、工作價值觀,一起思考該如何讓專案做得更好⋯⋯ 圖片 | 來源 D&I 是什麼?什麼才叫有 D&I Diversity and Inclusion(多元共融),是近幾年國外企業及研究上,一直在提倡的新職場文化,也就是強調在職場上,尊重且保有每個人的差異性,同時在保有多元性的基底上,提升個人獨特性所能帶來的價值,最終達到職場平權。(推薦閱讀: Lean in X 麥肯錫:職場平權不只是男女比例一比一 ) 尊重個人差異性,除了性別、種族、宗教、年齡,也包含身體構造(disability)、性別取向、教育程度、國籍、性格(內向外向)等等。 圖片 | 來源 在我們開始談「為什麼企業該採用 D&I」 前,《 Forbes 》這段專訪簡單地定義了何謂 D&I: Diversity is the who and the what: who's sitting around that table, who's being recruited, who's being promoted, who we're tracking from the traditional characteristics and identities of gender and ethnicity, and sexual orientation and disability—inherent diversity characteristics that we're born with. 多元化,即所謂的「誰」與「做了什麼」:誰坐在會議桌旁?誰被雇用?誰被升官?我們關注的,是種族、性別、性取向等與生俱來的多樣化特質。 Inclusion, on the other hand, is the how. Inclusion is the behaviors that 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