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極短篇|二十歲那年,母親開始了她的離婚狂歡

當家庭不再維持原樣,當母親開始追求自我與她掛失的青春,當這些理所當然都被剝除,或許才是對關係中每個人的真正解放。

從小,我就崇拜母親,她像和煦的暖陽滋養全家人,我想擁有那道光的熱度,溫柔擁抱我愛的人。於是我在作文稿紙上,非常老土卻真誠,寫下成為母親的志願,我要像媽媽一樣,被愛並付出愛,成為這世上最幸福的女人。

直到有一天,母親告訴我,我相信的一切是真的,也是假的。穿透童話故事的表象,她與父親從未真正相愛,一切只是年少時的膚淺愛戀,他們也許愛過,卻短暫而表淺。命運之神愛戴他們,或說捉弄他們,那些年他們相處起來滑順和諧,就這麼被送入婚姻裡。(看看更多:這真的是我要的婚姻嗎?二十個藏著「但是」的婚姻殺手

在我出生第二年,父親出門前親親我的臉頰,再親親母親的臉頰,母親感受到臉頰的溫熱,是名為親情的餘溫。她看見原本已薄弱的愛情走向死亡。從此,這個男子是孩子的父親、是一家之主,是她人生夥伴,是商討財務規劃的共同投資者,卻不再是她怦然心動的主角。

母親抱著襁褓中的我,提防著隨時會噴發的乳汁,一邊為怦然的渴求躁動著,一邊感到羞愧,那是少女才有權擁有的情思。她決心振作,活得像個成熟的大人,她將怦然寄予廉價的電視劇,投入「家」這個如此龐大,足以壓垮一切的念頭。「家」成為她後來人生的代名詞。

在我二十歲那年,父母舉辦了一場歡欣鼓舞的離婚派對。我擺出不知該哭或笑的表情出席。我記得宴會中,爸媽高舉著酒杯,慶祝彼此的新生,沒有蛋糕花束,取而代之是一個冰製的大鑽戒,他們各自拿起一把錘子,將冰鑽敲碎,刺耳的喀喀聲夾雜著笑語,他們允諾成為最好的朋友,生命中獨特的夥伴。

後來,我看見母親的蛻變,彷彿與我的角色顛倒,她正在經歷叛逆少女的青春期。她開始減肥、化妝、上指甲油,渴望像花蕊一樣美麗,染上最華美的色彩,勾引野心勃勃的蜂蝶。


圖片|來源

她向我借了一套紅色洋裝,一雙兩吋高跟鞋,開始在國標舞班學跳舞。「妳知道嗎?沒有任何時刻,比賣弄舞姿,能更合理搔首弄姿。」她一邊在我房裡攬鏡自照,一邊吐出這段話語。我花了好長一段時間才說服自己,眼前的這個女人,她只想做我的姐妹,不再想當我的母親。

母親拿起梳妝台上,我新買的一對銀色耳環,掛在那對和我形狀相似的小耳朵上,墜子是一對銀白色的翅膀,她轉身繞了一個圈,翅膀隨裙擺飄起,彷彿準備展翅高飛。

「美麗嗎?」她問。我點點頭,看著她全身的行頭,不禁打了寒顫,她彷彿是我的複製品,或正確說,我才是她的贗品,而此刻,她是來拿回曾經被奪走的青春。(推薦你看:開啟母親的珠寶盒,把青春放回妳的手心裡

那一晚的舞蹈課,老師加了一點派對氛圍,每隔幾分鐘,他們就依據指示交換舞伴,在 swing 和 switch 之中,母親感受到長年渴望的,前所未有的自由。最後一個舞伴是大她五歲的阿文,他有著上了油的一頭蓬鬆白髮,一身紳士扮裝,義大利風格的領結、鋥亮的皮鞋,身材纖瘦但很高挑。當他接過她的手,彷彿有電流從掌心流竄全身,那幾分鐘內,她癱軟地貼著他的身子,任由電流啟動她的舞姿。


圖片|來源

後來的每次舞蹈課,阿文都會穿著一身正裝,打著褐色領帶,騎著一台偉士牌到樓下等待母親。門鈴一響,母親會踏著兩吋高的跟鞋,搖曳著長裙襬喀喀喀下樓,一刻都沒有拖延。看著他們揚長而去的身影,紅色的裙擺如花般盛開在褐色的領帶梗上,一朵青春的花在鵝黃色的偉士牌之上綻放著,老年的青春輓歌,毫無保留的隨風播放。六十歲的女人活得像 16 歲,她正在經歷下半場人生的初戀。

阿文經常說:「再也沒有人比我孤獨了,在我心底有一個洞,我一直在等一個像妳這樣的女人。」他的情話攤得透明,情歌唱得深情,母親隱約感到這言語的浮誇,但還來不及設防,就被擁入臂膀裡。然後那電流吸走了腦袋中所有的血液,母親成了塊浮腫的海綿,成天浸泡在誇飾的愛意裡,無法思考。

母親離開了父親留給我們的小公寓,和阿文搬到萬華鬧區的邊緣地帶,租了一間地下室,他們在前頭開了間卡拉OK,後頭隔塊布簾,布幕後就是他們的窩。

他們夜夜在華麗醉人的旋轉燈下唱歌跳舞,母親厭倦了我的洋裝,買了一件又一件風格迥異的長裙。每晚都是不同的主題,今晚上海風、明晚西班牙女伶風,後天又是日本藝妓風。他們把生活榨得像濃縮果醬,母親將一生的平淡,集結成一種帶有人工味卻過於甜膩的精華。

開幕的熱度開始消退,店面乏人問津,收入逐漸無法彌平支出。母親再也沒有心思唱歌跳舞,憂愁緊抓著她的皮膚,讓她的面容發乾、變皺,她曾有的美像櫻花,在這場熱戀中短暫盛開,快速凋零。


圖片|來源

「放棄卡拉OK店吧!」我說,「妳愛的是他,又不是卡拉OK店。」這時我才知道,母親固守著那方店面,完全是因為那家店就是她的愛情,阿文不再與她如膠似漆,她只能守著店面苦苦等候。

這次阿文真的有些過份了,竟然連續十多天沒有回來。母親終於打聽到阿文加入了另一間舞蹈社,天天往那裡跑。她立刻衝去舞蹈教室,正尋思該朝哪走,就看到阿文走了出來。他一見到母親,立刻將她拖去樓梯間:「妳先回去吧,我再去找妳。」語氣裡有請託也有威脅,母親就這麼打發走了。

那天深夜,母親正熟睡著,突然被什麼撞醒,一轉身,原來是阿文叔叔。不得了了,母親視線越過他,竟然有另一個女人躺在他們的床上,兩人醉醺醺的,怎麼都搖不醒。母親該是踹醒他們的,卻像個做錯事的孩子,落荒而逃。(推薦閱讀:給出軌濫情者:先鬆開這隻手,再去牽別人的手

那一夜母親回到我們的小公寓,我打開門時,她還穿著睡衣,臉上掛著兩行淚,像個失去重力的孩子,倒在我懷裡,又哭又叫,就像我兒時夜驚的模樣。我輕撫著她的背,如兒時她曾給過的溫柔。「會過去的,很快就過去的。」我在母親耳邊輕柔說著。



from 女人迷 womany.net https://ift.tt/2qnGQaN

最快最新的童裝資訊盡在:www.bonbonjr.com
時尚小孩指南
潮爸潮媽必看網站
時尚小孩|童裝www.bonbonjr.com

留言

這個網誌中的熱門文章

【粵劇女生】20 +歲月入十幾萬、30 破產、40+ 重拾夢想:我有傲骨

專訪粵劇演員 Man,她在最輝煌的演藝時光退下來,驀然回首,她感恩人生 30 的低谷,造就了她更豐盛的人生下半場。 攝影/陳嘉元、部分照片由受訪者提供 在工作室內,造型及化妝師 Man 由一群學生幫忙穿上粵劇戲服。「拉上一點點。」、「前後調轉了﹗」、「不行,再來過。」聲線沉穩,說話乾脆有力。再看照片上帶着文武生妝容的她,輪廓分明,氣宇軒昂,如未見真人,說她是個男兒身,沒半點疑惑。 「我從沒當自己是女人。」 舞台上她是個演活男角的瀟郎(藝名),從不服粵劇界的生存潛規則;現實中是個會為小女生出頭的大家姐,年少得志,風光近十年卻在 30 大關一鋪清袋,人在低谷仍咬緊內心的傲骨。做人有骨氣自然要犧牲,不怕路難行?她拋下一句:「我的人生本來就崎嶇,又何妨?」 身形高挑,輪廓分明,氣宇軒昂,Man 很快便被看中當上文武生。 有關注婚嫁造型或留意靈數占卜的人,也許會認識Man,她是一位婚禮造型及化妝師,同時鑽研生命靈數。擅長將中式美學融入新娘造型;亦敏感生命的覺知,相信人生使命,一切跟她的歷煉有關。她原是學戲出身,自言人生路崎嶇,其實年少時本平步青雲。自 6 歲參與學校表演《紫釵記》後,迷上粵劇,由學生班起步,就被看中當文武生,到不同慈善機構、活動,出演眾多劇目的主角,以為是躍身職業班的優厚條件,然而,初踏門檻,卻因行內的醜陋一面而卻步。 初入職業班,要由低做起,完全不被尊重,像狗一樣被呼喝,大家同是演員,都有阿媽生,為何小角色就要被人「問候」? 感謝當時的囂張:我靠努力上位 「初入職業班,要由低做起,完全不被尊重,像狗一樣被呼喝,大家同是演員,都有阿媽生,為何小角色就要被人『問候』?」最叫人難耐的,是涉及名利關係的潛規則。「10 歲出頭,一位行家說有機會給我出演一角,但前提要買一套戲服,當時母親拒絕,最後角色落入一位願意購買該戲服的太子女身上,我不知角色機會跟買戲服有沒有關係,但令我發現原來選角不只靠能力﹗」也許這不只是粵劇界的文化,而是社會的縮影,在各行各業都有可能遇見不是由能力衡量的工作機會,然而,我們還會執著於自我追求嗎? 帶着文武生妝容及造型的 Man,輪廓分明,氣宇軒昂,活像男兒身 我沒有家底,不想行到某一步為上位而犧牲自己,否則老來會覺得自己骯髒。 從演粵劇就要練好基本功,有實力才對得住藝術,是Man最敬愛的曾玉女老師所教導。所...

專訪基隆市長林右昌與夫人吳秋英:「建造一條青年返鄉的路」

專訪基隆市市長與夫人,當住在基隆的市民一次次對家鄉失望,誰願意承擔改變這座雨都的責任? 在過去老一輩的印象裡,基隆都掛上不快樂的城市第一名,失業率、自殺率、離婚率高居不下,就連住在基隆的市民,外出都不願意承認自己來自基隆。是什麼樣的人,願意承擔改變這座灰色雨都的責任?又是什麼樣的人,相信只要去做他的家鄉就會改變? 林右昌,基隆子弟,帶著對國土規劃的專長及中央部會的經驗,接任市長後三年內逆轉基隆墊底的命運,各項施政指數一路攀升,被譽為花最少錢做最多事的「城市魔術師」。今天我們訪問到帶領基隆市府團隊,拿下國土建設特別貢獻獎的林右昌市長及他的夫人吳秋英,一起談談孕育他們長大的家鄉——基隆,以及未來的願景。 林右昌市長在基隆獅球嶺長大,我問他兒時是否想過,長大後要讓自己的家鄉變得更好?他笑著說:我小時候真的沒有那種看著魚逆流而上的神話。圖片|TONY LEE 李安峰攝影於獅球嶺砲台 我不想讓基隆人繼續看衰自己的家鄉 「以前基隆市民對自己來自基隆這件事,是非常沒有光榮感的,所有的建設幾乎都落後,排名都是倒數,那種對家鄉羞於啟齒,自卑、感到害羞或丟臉的情緒,很難談什麼認同。」 他想做的就是終止這樣的負向循環,把不可能變成可能,把黑白變彩色,把痛苦變快樂,把沒有熱情變成有熱情。他從小住在基隆,目睹基隆由盛轉衰的年代,也明白市民期待了太久但總是落空的心情,對很多的允諾已經不敢再期待。於是他花了很多功夫,把規劃執行出來,尤其找那些是覺得最不可能改變的部分下手,一點一滴的去建立市民及市府團隊對執政者的信心,從小的成功經驗,去累積合作的模式,讓住在這裡的市民慢慢敢去相信,改變是有可能的。 基隆在整個台灣城市的發展史上算是非常早開發的地區,以前人家都說「基隆錢淹腳目」,但是它的腹地相對小,背山面海相對封閉,於是他同時兼備城市的規模與鄉村的性格。在當年,基隆不只是一個港,更是一個生活圈的概念,新北市的雙溪、金山、瑞芳、汐止、貢寮、雙溪其實都會把基隆當作一個市中心的概念,來基隆買東西,來基隆看醫生,來基隆過生活。 市長說:「於是在規畫基隆的時候,我就把整個北北基桃 950 萬人的首都生活圈一起想進去,再去想在這樣的大首都圈裡,基隆可以擔任什麼樣的角色。」 擅長城市規畫景觀設計的林右昌市長,怕講解得不夠具體,馬上拿出一幅1854年復刻版的基隆地圖|TONY LEE 李安...

《俗女養成記》:39 歲不結婚,我沒孩子沒老公又得罪誰?

台劇《俗女養成記》,寫六年級女孩心聲。謝盈萱飾演的陳嘉玲,39 歲沒房沒車沒子沒老公,在眾人眼中看起來有點可悲。然而如同陳嘉玲,我們憑著一點任性和勇氣,尋找屬於自己的出路,不覺得這樣的自己,其實超級可愛嗎? 女人到了 39 歲,在世界看來,一點都不可愛了,對不對?台劇《俗女養成記》,寫六年級女孩的故事——辛苦工作 20 多年,沒房沒車又沒老公,才發現自己成了別人口中可笑的「俗女」。 謝盈萱飾演的女主角陳嘉玲,年近 40 歲,擔任董事長特助,頭銜看似風光,卻都專門替董事長打理私家事;有個交往四年的男朋友江顯榮,但兩人之間的關係早已逐漸轉變為室友。 陳嘉玲在前男友的婚禮上喝掛,醜態盡現,朋友急忙把她拖進計程車,罵聲:「二十歲喝醉酒是可愛,四十歲是可憐。」 《俗女養成記》用搞笑逗趣的台詞,寫出六年級女孩的真實心聲:覺得自己懂得各種人情世故,其實根本不喜歡也不習慣,別人都假設你應該要過得很好,你也就假裝一切都很好——譬如包給討人厭的前男友一萬二的結婚紅包。 圖片|《俗女養成記》劇照 39 歲的女人,彷彿得罪了社會,看起來不可愛,還有點可悲。你為了讓自己看起來不那麼可悲,只得學會接受婚姻,接受現在的工作——儘管知道自己不那麼想要,卻覺得自己已失去勇氣、時間,無法像七、八年級的女孩一樣放棄一切,去追逐自由。 然後呢?六年級的女孩就只能羨慕看著他們嗎? 39 歲的陳嘉玲,述寫了六年級女孩的另一種樣貌:房子車子孩子老公,有了其中一樣,是不是就能承諾我一輩子幸福,甚至能被這個世界溫柔以待?又或者我其實永遠有選擇,去做想做的事? 圖片|《俗女養成記》預告截圖 女人的年齡,從來就不是投資 陳嘉玲有個二姑姑,在三十歲論及婚嫁之時,決定與男友取消婚約,家中吵得雞飛狗跳,年幼時的陳嘉玲在一旁看著,像是看一齣鬧劇,好笑的是,二姑姑沒鬧,鬧騰的是家人,他們大聲嘮叨著越老女人越掉價,看誰還要娶你。(推薦閱讀: 《WWW:請輸入檢索詞》:30 歲以後不結婚的女人,能怎麼活? ) 女人要不要結婚,身旁的人總是比當事人還要著急。陳嘉玲一家的反應,反映出整體社會對女人的設限,三十歲是個門檻,三十歲以前的女人有資格可愛,有任性的資本,大可以談一場轟轟烈烈、不求回報的戀愛。飯桌上家人問什麼時候要結婚,你還可以拿年齡當藉口,笑說「我還年輕」。 然而三十歲以後,遑論來到四十歲的女人,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