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自我成長的路上,你感到焦慮或害怕嗎?減緩焦慮的唯一法則,就是「行動」!一步一腳印的迎接挑戰,著手安排每個計畫,在新的一年裡,我們一起成長。
某日我受到勞工局的邀請,到台北華山演講,跟職場新人談談初出社會該如何運用手邊的資源,讓自己系統化、有效率地在工作上進階。我在演講中採用分組問答,觀眾無不努力聽講、奮力搶答,最後重點複習時,幾乎全場都能倒背如流我的演講重點,效果出奇地好。
歡樂熱鬧的演講過後,我步出華山的倉庫展區,幾位熱情的觀眾跟在身後,有的找我拍合照,有的感謝致意。在人群散去後,幾步遠的地方還站著一位怯生生的年輕女孩。她膽怯的緩步走向我,我向她點頭微笑,但她卻遲遲不敢開口。
我溫聲問候:「怎麼了啊?有什麼問題嗎?」手才搭到她肩上,她眼淚就掉了下來。
我愣了一下:「沒事沒事,別哭別哭。」不安慰還沒事,我一開口安慰,女孩轉為嚎啕大哭,我趕緊拉她到旁邊的階梯上坐下。
圖片|來源
安靜的陪她哭了幾分鐘,女孩終於停止哭泣,開口就問:「Eva,我想跟妳一樣厲害,可不可以告訴我怎麼做?」
她的表情透露著著急、害怕、茫然。我忍不住笑了,我想,我懂她的焦慮。
我在女孩這個年紀時,也是個非常容易焦慮的人。老愛把目標訂得非常高,又老是害怕自己辦不到,因為未知的未來而無助,每天都在焦慮中慌張的跌跌撞撞往前走。(你會喜歡:專訪徐譽庭:我也有焦慮啊,我就抄心經、喝威士忌、畫表格)
女孩慌張地說:「對不起,妳一定覺得我很奇怪,我這樣哭好丟臉喔!」
我對女孩微笑:「不會啊~你知道嗎?以前的我平均每 2、3 個月會情緒潰堤一次,大概都是 MC 來之前,心情會特別不好。如果那時候我剛好遇到什麼事情做不好而感覺焦慮,我就會縮在家裡的角落,抱著自己大哭,哭喊著:『我好弱,我什麼都不行,我根本一事無成!』」
女孩瞪大了眼睛,大概覺得我在哄騙她。
我沒在唬爛,這狀況在之前真的很常發生,池先生都見怪不怪了。一開始還會耐心哄騙:「妳一事無成,那別人怎麼辦?」到最後只會說:「啊,又來了。」
女孩感覺被同理,緩緩地跟我說她的近況。她有個優秀的哥哥是醫生,還有個厲害的妹妹是律師,她已經 28 歲了,在工作上還沒什麼出色的成就,找不到自己的定位。她不知道自己該不該在這個職位上繼續努力,還是該換個方向找尋新發展。她不知道的事情很多,她只知道她距離理想中的自己,還好遠好遠。
女孩:「我一直都有在 follow 妳的粉絲頁,我覺得妳好厲害,都知道自己要什麼,我也想跟妳一樣。Eva 妳有沒有缺屬下,我去幫妳工作好不好?我想在妳身邊學習,我想跟你一樣!」
看來,她正處於極度焦慮,對自己未來相當沒把握的狀況。誰年輕的時候不曾經歷過這樣的不安呢?
圖片|來源
「我懂妳的焦慮,我身邊也有好多好強大好厲害的人,我常常覺得跟他們比起來,我就像是屑屑一樣,我也想要跟他們一樣厲害。」我笑著分享起我身邊滿滿都是神人的心路歷程。「但妳知道嗎?我如果越焦慮,我就只是在浪費我的能量,而且只會越恐懼,越限制自己的成長。這樣的我,只會離這些厲害的人越來越遠而已。」
千萬別成為思想上的巨人,行動的侏儒
我喜歡在下班後自我進修,上了不少高規格的課程,學簡報、學說話、學拍攝影片、學授課技巧。身旁的同學幾乎都是熱愛學習的強者,許多醫生、總監、網紅、TED 講者,各個聰明又謙虛,工作上的成就相當亮眼之外,最令我佩服的是,他們在高工時高壓力的工作下,竟然還能擠出進修時間,增加自己斜槓的能力。
但如果我就只是這樣望著他們的成就,看著他們不停火速進步,除了佩服什麼都不做,我要不就是開始嫉妒他們,要不就是厭惡自己,陷入一點用都沒有的焦慮。對吧?(你會喜歡:佛洛伊德談焦慮:焦慮使我們刺痛,也讓我們行動)
仔細分析一下就會知道,如果我把「跟他們一樣厲害」設定成我的目標,這個目標本身,不會帶來任何焦慮。
焦慮,來自於觀察到目標與現況的落差後,自己用想像力造出來的恐懼。
因為妳對如何達到目標一無所知,這種「未知」產生了一連串的「可怕想像」,造成了「擔心」,擔心自己做不到,造成了「恐懼」,恐懼自己失敗後的後果,甚至產生「逃避心態」,覺得不正面迎戰就不會有輸的可能。
結果,目標在那裡,你什麼都沒做,自己就被自己的想像嚇死了。
焦慮,是一種庸人自擾,是一種能量的消耗,相當沒有必要。
減緩焦慮的唯一法則:行動
「妳說妳想成為我,我很榮幸。」我誠懇的對女孩說:「妳現在哭得這麼難過,是因為妳不知道怎麼從現在的妳,成為你想像中的我,對嗎?」
女孩想了幾秒,擤了下鼻涕,緩緩的點點頭。
想像總是美好的,如果她知道我這一路走來跌了多少次狗吃屎,還會想成為我嗎?我忍不住要微笑。
我繼續開導她:「我以前也會設定我崇拜的人當作我的目標,當她離我越遠,我越不知道該怎麼成為她,我就會越焦慮。但其實,我應該把時間花在蒐集資訊,研究這個目標,仔細觀察她都做了些什麼,或是她在我這個年紀做了什麼準備。」
「但這方法現在不見得管用了,因為世界變動太大,就像是我現在去做賈伯斯 35 歲在做的事情,我不一定能成為賈伯斯。」我誠實的補充。「或許真正該分析的是他當初做這些事的原因,該學習的是他成功的態度與方法,然後試著轉換成自己的方法來實踐。」
如果焦慮的來源是「未知」,那麼就想辦法讓自己「知道」。去試圖了解、去嘗試行動,就算嘗試後發現這個方法沒有用,那也是累積一種「知」,至少知道此路不通。越是不行動,越是害怕、不敢跨出去。
這些年來我慢慢學會,盡量不帶焦慮的面對挑戰。做好所有能做的功課、詢問、計畫,然後一步一腳印的在每個時間點,跟挑戰正面交戰。承接所有產生的後果,針對當下的變化,著手安排下個計畫。
圖片|來源
把焦慮抽離之後,就不會被情緒蒙蔽,清清楚楚,明明白白,看清楚所有可能性。
如果看清楚了「我就是做不來」,那就接受它吧。在該求助的時候求助,在該放手的時候放手,一切都清清楚楚,沒有害怕與焦慮。有趣的是,這樣的情緒抽離,坦然面對,往往大幅提升了我的戰鬥力。(你會喜歡:成為自己的這條路上:勇敢行動,是消除恐懼的唯一路途)
行動,雖是消除焦慮、提升自己能力的唯一解藥。但除了「做什麼」,「不做什麼」也相同的重要。
不要盲目追隨著別人眼中的強者,不要老是一頭熱的跟風去聽演講、買課程,做了一堆不適合自己的事情,卻沒有系統化的吸收與進步,只會讓你的焦慮益發張狂。
「消除焦慮要靠行動,而行動之前還得想通透。」我輕輕地拍了拍女孩的頭。
「莫急莫慌莫害怕。」這麼老的連戲劇台詞,年輕的女孩應該沒聽過吧?我又忍不住笑了。
from 女人迷 womany.net http://bit.ly/2Tj0vW0
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