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防疫不無聊!八部女性喜劇電影,笑翻你的居家日常

八部以女性為主角的喜劇電影,你看過幾部呢?

在疫情延燒的這幾個月來,響應沒事不出門,在家最安全的口號,許多人平日開始了遠距辦公,假日的社交行程也一個接著一個取消。生活步調慢了,待在家的時間長了,卻也多了一股說不出的苦悶。沒關係,無法出門,我們還有電影可以振奮心情。這篇介紹八部以女性為主角的喜劇電影,絕對可以讓妳宅在家一邊防疫,一邊笑到煩惱盡失。


劇照來源 | IMDB

《麻辣嬌鋒》The Heat(2013)

不知道妳有沒有同感,奧斯卡影后珊卓·布拉克超會演喜劇,除了經典中的經典《麻辣女王》(Miss Congeniality,2000)之外,她在 2013 年與瑪莉莎·麥卡錫合作的《麻辣嬌鋒》中飾演不苟言笑的 FBI 探員艾許朋,讓人再次見識到她冷面笑匠的搞笑功力。艾許朋破案無數、成就傲人,但也因為過度自大,不喜歡與他人合作而被局裡的同仁排斥。為了破案升官,她只好勉強配合長官要求,與當地警官合作。而飾演當地警官穆林的瑪莉莎·麥卡錫,作為好萊塢近年數一數二的女諧星,渾然天成的喜感也不遑多讓。

穆林超愛爆粗口,愛使各種暴力招數,家裡還藏有完善的軍火庫,讓街頭混混跟上司都聞風喪膽,但骨子裡其實是個正義魔人。穆林用她獨特的方式瓦解艾許朋的武裝,艾許朋也幫助穆林打開與家人的心結,最後兩人聯合出擊成了最佳拍檔。《麻辣嬌鋒》用好警察、壞警察的不敗組合,層出不窮的無厘頭笑點跟滿到爆棚的女力讓陽剛的警界掀起一股女警當道的旋風。


劇照來源 | IMDB

《阿珠與阿花》 Romy And Michele's High School Reunion(1997)

自首映以來已經過了 20 年,《阿珠與阿花》兩位女主角鮮明的銀幕形象和片中展現的女性情誼讓這部喜劇電影還是不少人心中的經典之作。兩個高中好友畢業十年後,依舊同住一起,過著不特別富裕成功,卻也算開心自在的日子。當她們收到即將要舉辦 10 週年高中同學會的消息,突然一股焦慮感上身,開始審視自己過去十年的人生,發現好像沒有任何成就,而為了想讓高中舊識們刮目相看,擺脫過去的魯蛇形象,她們假扮成功人士,編造了一連串謊言,也在這團混亂中差點失去彼此十年的友誼,但當然最後發現,做回原來的自己,才是妳最發光發熱的時刻。

這部電影的劇情也許老梗,卻有幾分真實,出社會後大家無不汲汲營營追求各種成功模板,妳是否正前往事業高峰?妳是否已經成家生子?妳是否擁有穩定的感情狀態?妳是否在忙碌之餘還兼顧了身材臉蛋?妳是否成為了妳曾經誇下海口想要變成的那種大人?

《阿珠與阿花》用溫暖輕鬆帶點憨厚傻氣的口吻告訴妳:人生苦短,別再為了他人的評價而活。


劇照來源 | IMDB

《金法尤物》Legally Blonde(2001)

誰說女性主義不能是粉紅色的?

妳一定記得當年那個活脫脫像是真人版芭比,手上抱著小吉娃娃,穿著一身粉紅套裝勇闖法庭的律師艾兒伍茲(瑞斯薇絲朋 飾),用她的粉紅 power 征服法律界,也征服廣大影迷。一開始只是為了成為配得上男友的理想女性,艾兒放棄了充滿趴踢、光鮮亮麗的姐妹會生活,努力不懈的考上哈佛法學院。但當她一邊試圖挽回男友的心,一邊想盡辦法適應對她充滿鄙夷的新環境時,她漸漸發掘自己真的擁有成為律師的潛力。她運用她的女性直覺與敏感度,成功為委託人洗刷罪名,也贏得眾人的尊重。

《金法尤物》作為讚頌女性特質的經典喜劇,給了我們並非麻雀變鳳凰的老掉牙劇情,而是鳳凰如何變身俏律師的勵志故事。在這部電影中,粉紅色不具任何歧視意義,粉紅色是最具力量的顏色!(延伸閱讀:可愛、叛逆,但很溫暖:影視漫畫裡的「粉紅角色」們


劇照來源 | IMDB

《閨蜜假期》Girls Trip (2017)

先說這部電影不推薦闔家觀賞,因為它實在有點黃有點辛辣,長輩可能要小心服用,但它絕對適合在這種苦悶日子讓妳爆笑解千愁。片中的「閃亮幫」(Flossy Posse)是四個大學好友組成的閨蜜團,在被越來越忙碌的生活佔據日子後,她們漸漸少了聯繫,但終於在幾年後,她們有機會前往紐奧良音樂節來一場解放的閨蜜之旅。

這趟旅行中,她們找回學生時期瘋狂不羈的自己,找回面對失敗的勇氣,找回最重要的姊妹情誼,當然,她們也找回了火辣辣的新戀情。市場上少見這類尺度大開無下限的女性喜劇,讓觀眾看到開黃腔不是男性專利。


劇照來源 | IMDB

《愛 找麻煩》It's Complicated(2009)

「我是我那外遇前夫的外遇對象」,這設定夠荒唐了吧,但人生似乎經常面臨著這樣荒唐的情境。導演南西·梅耶斯非常擅長用幽默詼諧的觀點把熟齡戀情拍的溫暖可愛又不失熱情,而《愛 找麻煩》這部輕鬆喜劇找來了好萊塢變色龍梅莉·史翠普作為女主角,她在片中依舊演技亮眼,把面對外遇前夫的回歸,同時又希望能放手展開新生活的矛盾情感演的恰如其分,再加上史提夫·馬丁的喜感笑果,和亞歷·鮑德溫那無法讓人討厭的前夫形象,產生的化學反應造就了這部讓人又笑又淚但十足暖心的作品。


劇照來源 | IMDB

《伴娘我最大》Bridesmaids(2011)

《伴娘我最大》在 2011 年上映時就已黑馬之姿佔據當年北美票房榜,可以說是女性類型喜劇的里程碑電影,片中集結的搞笑大將太多太多,讓人看得目不轉睛。從《週六夜現場》(Saturday Night Live)節目出身的克莉絲汀·薇格和瑪婭·魯道夫分別擔綱女主角及女配角,搭上蘿絲·拜恩、瑪莉莎·麥卡錫等現在炙手可熱的一線諧星班底,此外,片中還有當時尚未走紅的瑞貝爾·威爾森畫龍點睛的演出,笑點一個接著一個等著觀眾接招。結婚是兩個人還是兩家人的事?不,結婚是伴娘的大事。

片中女主角安妮與反派配角海倫把好友莉蓮籌備婚禮的過程變成了彼此較量的戰場。她們的伴娘致詞比新人誓詞還要更落落長、更情感豐沛。每當安妮用數十年的交情作為籌碼,海倫馬上砸下重金送出巴黎來回機票予以反擊。這場婚禮讓幾個伴娘開始反思自己所面臨的生活難題,也考驗著友誼的韌性,一場伴娘比新娘還瘋狂的爆走婚禮,妳準備好了嗎?


劇照來源 | IMDB

《麻辣女強人》Morning Glory(2010)

好萊塢甜姐兒瑞秋·麥亞當斯在片中清新活潑的形象,搭配老牌硬漢演員哈里遜福特的高冷氣息,形成一股有趣的反差,再加進黛安基頓極盡毒舌嘲諷的演出更是錦上添花。女主角貝琪面臨被裁員的失業危機,唯一錄取她的新工作是擔任收視率岌岌可危的早晨新聞節目製作人。她不僅要使出渾身解數搶救收視,還必須時刻緊盯大牌過氣主播邁克的動向,也在生活品質與事業成就的平衡中掙扎。

雖然《麻辣女強人》提出女性是否能夠魚與熊掌兼得的大哉問有些陳腔濫調,著墨於女主角自我成長及其與周圍角色情感連結的敘事也較多一些,但該有的搞笑成份也沒有少,是部故事性完整又兼具娛樂性的溫馨喜劇。


劇照來源 | IMDB

《瞎趴姊妹》Sisters(2015)

《瞎趴姊妹》這部電影的知名度雖不高,但由蒂娜·費與艾米·波勒這對喜劇黃金組合出演,走一貫白爛帶點重口味的笑點路線,仍舊會讓觀眾笑到臉頰發酸。電影講述一對久未見面的姊妹,因父母要將舊家賣掉而聚首,她們決定好好利用最後在老家相處的時光,舉辦一場玩很大的離別派對。

妹妹瑪拉(艾米·波勒 飾)一直以來都擔任有責任心又拘謹的照顧者角色,而姊姊凱特(蒂娜·費 飾)則過著隨性不羈的生活,但在這場派對上,瑪拉決定要豁出去好好瘋一場,凱特則第一次答應要負起照顧大家的責任,然而這場懷舊派對卻因這對姊妹間的衝突而徹底失控。



from 女人迷 Womany https://ift.tt/3d90GND

最快最新的童裝資訊盡在:www.bonbonjr.com
時尚小孩指南
潮爸潮媽必看網站
時尚小孩|童裝www.bonbonjr.com

留言

這個網誌中的熱門文章

10 歲,媽媽把我的乳房燙平:「否則男人會想和妳做愛」

在英國,有多起女孩「燙乳」事件。她 10 歲時,媽媽拿著高溫器具,燙平她的乳房。當時,母親對她說:「如果我不燙你的胸部,就會有男人來找你做愛。」她甚至不能哭,如果哭了,就是讓家庭蒙羞,因為她不是堅強的女孩。 或許,你聽過非洲傳統部落盛行的「割禮」——割除女孩的陰蒂,甚至是大小陰唇。那麼,你聽過「燙乳」嗎? 燙乳( Breast Ironing ),是用灼熱的器具,將女孩的乳房燙平,藉以延緩乳房發育,減少性吸引力。通常,由母親來替女兒操作「燙乳」過程:將器具放在火上加熱,再用這些高溫器具,直接擠壓、熨燙乳房。只進行一次,可能效果不彰,所以往往需要持續好幾個月。 聯合國統計,全世界多達 380 萬女孩,受其影響。再根據婦女與女孩發展組織( CAWOGIDO ) 估計,在英國,目前約有 1000 名女性被強迫「燙乳」,造成身體傷害與心理陰影。《 BBC 》報導了一些女孩被「燙乳」的經驗。 圖片| 來源 Kinaya (化名)住在英國, 原生家庭來自西非。在她 10 歲時,她也經歷了「燙乳」。當時, Kinaya 母親對她說:「如果我不燙你的胸部,就會有男人來找你做愛。」 Kinaya 說,她甚至不能哭:「這種疼痛,不會隨時間減輕。」 "You're not even allowed to cry out. If you do, you [are said to] have brought shame to your family, you are not a 'strong girl'." 「他們不讓妳哭。如果妳哭,你就是帶給家庭恥辱,因為妳不是『堅強的女孩』。」 現今, Kinaya 已經成年,且有了自己的女兒。在她的女兒 10 歲左右時, Kinaya 的母親提議,也讓她「燙乳」。 "I said, 'No, no, no, none of my children are going to go through what I went through, as I still live with the trauma." 「我說:『不不不,我的孩子不該經歷我經歷過的事。直到現在,我都有陰影。』」 Kinaya 擔心,即使她強烈反對,家人還是固執地想做這件事,於是她不再

基督城槍擊案,紐西蘭總理:我絕不會提到嫌犯的名字

近年來恐怖攻擊的陰影環繞不散。上週在紐西蘭基督城發生的清真寺恐攻,造成了五十名信徒的死亡,紐西蘭總理 Ardern 從慰問、修法到抑制對嫌犯的討論,妥善的緊急因應處理贏得國際認同,更深獲受害家屬及紐西蘭人民的信賴。 上週在紐西蘭 Christchurch 發生的清真寺恐攻,造成了五十名信徒的死亡。這場恐怖攻擊事件源自於白人優越主義的支持者,在他持著多個武器掃射清真寺的同時,他在 Facebook 上直播整個過程。現今 Facebook 已經移除了相關的影片,紐西蘭政府也就這次恐怖攻擊事件做出因應措施,包含 Ardern 親自會見受害者家屬,並穿戴上穆斯林女性的頭巾以示尊重,以及修改槍枝管制法與相關法案,去全力避免未來的悲劇發生。 紐西蘭首相 Jacinda Ardern 戴上穆斯林頭巾慰問受難家屬以示尊重。| 來源 根據卡達獨立新聞 Aljazeera,這起恐怖衝擊事件只是一連串白人優越主義猖獗所引發的悲劇之一。 從 2011 年在挪威發生的 77 人屠殺事件,2015 年美國南卡羅萊納州當地教堂的 9 人非裔基督徒謀殺,2017 年加拿大魁北克地區清真寺的 6 人屠殺,到 2018 年美國匹茲堡猶太教堂的 12 名猶太信眾的槍枝掃射。當白人優越主義嚴重滲透歐美的政治體制時,許多國家的領導人並沒有認真對待這樣的風潮,比如紐約時報最近發表了一則新聞表示數十年來美國已經嚴重忽視白人優越主義與 3K 黨的橫行,這樣的情況在美國總統川普上任以後更趨嚴重。 Aljazeera 報的 Mohamad Elmasry 提出,白人優越主義漸趨之所以猖獗的最大原因,是主流媒體對於穆斯林以及其他種族的報導都是具有偏頗性的。 一起由穆斯林發起的恐怖主義會被大肆地渲染在各大主流媒體上,但一起針對穆斯林的恐怖主義卻會被忽視掩蓋。(看看更多: #PrayForParis 巴黎恐怖攻擊150人罹難!總統歐朗德:「面對恐懼,法國必須堅強起來」 ) 受難者家屬於這星期開始置辦受難者的後事。 這週首相 Jacinda Ardern 於星期二在紐西蘭國會上發表了演說,除了慰問受害者家屬以外,她也用堅定的口吻向全國人民保證,她不會給予嫌犯他想要的事:仇恨和惡名。 「你永遠不會聽到我提到他的名字,」Ardern 說。「他奉行恐怖主義,他是個罪犯,他是個極端主義者。而在我說的每一句話裡,他

D&I 了沒|讓員工有歸屬感,企業高速成長的 D&I 你聽過嗎?

國外已有不少企業在執行 D&I,而台灣這部分的討論仍屬稀少。未來每週,女人迷將會和各位談談,這個在職場上新興的文化。 想像一下,早上十點的會議,在會議桌旁,坐著的不只是台灣人,而是來自美國、馬來西亞、中國、日本等地的同事。台灣人裡,有客家人,還有來自各族的原住民。休息時間,你們聊著與各自伴侶的生活,有些是同志,有些是跨性別者,彼此分享感情觀、工作價值觀,一起思考該如何讓專案做得更好⋯⋯ 圖片 | 來源 D&I 是什麼?什麼才叫有 D&I Diversity and Inclusion(多元共融),是近幾年國外企業及研究上,一直在提倡的新職場文化,也就是強調在職場上,尊重且保有每個人的差異性,同時在保有多元性的基底上,提升個人獨特性所能帶來的價值,最終達到職場平權。(推薦閱讀: Lean in X 麥肯錫:職場平權不只是男女比例一比一 ) 尊重個人差異性,除了性別、種族、宗教、年齡,也包含身體構造(disability)、性別取向、教育程度、國籍、性格(內向外向)等等。 圖片 | 來源 在我們開始談「為什麼企業該採用 D&I」 前,《 Forbes 》這段專訪簡單地定義了何謂 D&I: Diversity is the who and the what: who's sitting around that table, who's being recruited, who's being promoted, who we're tracking from the traditional characteristics and identities of gender and ethnicity, and sexual orientation and disability—inherent diversity characteristics that we're born with. 多元化,即所謂的「誰」與「做了什麼」:誰坐在會議桌旁?誰被雇用?誰被升官?我們關注的,是種族、性別、性取向等與生俱來的多樣化特質。 Inclusion, on the other hand, is the how. Inclusion is the behaviors that 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