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從費城壁畫到英國 Story House:地方創生如何打造永續城市

從致力打造溝通、互動的城市細看藝術與地方創生,以市民需求的角度出發,讓都市規劃更顯溫暖與有人味。

台灣近年來不斷提倡閒置空間再利用,期待重新規劃廢棄建築、舊有空間以做新用途,透過空間再造善盡資源。2016 年開始,國家發展委員會推動「設計翻轉,地方創生」計畫,以平衡各地區發展,挖掘地方所蘊藏的文化;2014 年日本首相安倍晉三針對振興地方經濟,提出「地方創生」政策,希望減緩各地人口老化以及年輕人口流失的情況。究竟地方創生是什麼?又能為城市帶來什麼樣的可能性?

打造適合人們生活的公共空間

地方創生(Placemaking)並非近年才出現的新概念,地方創生的概念可以回溯至珍.雅各(Jane Jacobs),一名對都市計畫有著深遠影響的作家,對於城市的觀察與想法:她認為城市應該由居民共同創造,從市民的需求出發,而非從都市規畫者的理論出發。(推薦閱讀:告別都市人「沒事做」的焦慮!我在瑞士學習享受「安穩」

根據非營利組織 Project for Public Space 定義,地方創生指的是人們共同構思與重塑共享的公共空間,成為社群的核心。地方創生不只是都市景觀的設計或公共建築設計,更重要的是透過地方創生的過程,連結在地社群,打造市民共享的空間,形塑社群凝聚力。就經濟學的觀點,地方創生所打造的公共空間,能引發使用者的正面回饋,創造龐大的外部效益。

英國倫敦的非營利組織 Catalyst Action,擁有具空間、都市、建築背景的團隊。在面臨日益嚴重的難民問題時,團隊以地方創生的方式,提出空間資源缺乏的解答。「兒童的微笑(IBTASEM)」計劃,在黎巴嫩的敘利亞難民營中,打造孩童自己設計的遊樂場,邀請孩童一同設計與建造,規劃出富有歸屬感與安全感的遊樂場。

<!--cke_bookmark_120S--><!--cke_bookmark_120E-->
IBTASEM - A playground as a response to the refugee crisis

藝術介入社群,反思人與土地的關係

世界各地有許多以藝術介入,成功翻轉在地的地方創生案例。像是日本系出同門的越後妻有大地藝術祭與瀨戶內海藝術祭,在過往並非觀光重鎮的新潟縣、香川縣,由來自各方的藝術家打造與地方共存的藝術作品;藝術家、商家與居民相互合作,讓人口逐漸流失的城市又獲得新生命,更將藝術祭打造成國際知名品牌。

越後妻有大地藝術祭
越後妻有大地藝術祭的作品散佈在田野間,遊客在觀賞作品時,也能一覽當地風景。(圖片來源:越後妻有大地藝術祭

美國費城壁畫藝術計劃(The Mural Arts Project),起源於對街頭塗鴉的反制,為了轉化塗鴉創作者的藝術能量,藝術家 Jane Golden 帶領塗鴉創作者,一同創作費城的大型壁畫,以社會草根故事出發,用壁畫藝術美化市容。經過多年努力,壁畫已經成為費城的標誌,而當地居民也從不同的活動中參與壁畫的創作,如今壁畫已然成為費城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美國費城壁畫
費城的壁畫藝術打造出獨特的城市風貌。(圖片來源:Mural Arts Philadelphia

藝術是軟性的改造催化劑

2011 年,美國明尼蘇達州欲興建連接 Minneapolis 與 Saint Paul 兩個城市的輕軌綠線,建造工程長達三年。該條輕軌正巧位於商業中心,沿線上的商家無不擔憂生意將會受到的劇烈影響。

為了減低建造公共建設所帶來的陣痛,Springboard for the Arts 與當地政府發起了「灌溉計畫(Irrigate project)」,邀請與當地社區有所連結的藝術家,參與創意地方創生工作坊,並給予創作補助,從而發展數個藝術展演計畫:表演進駐商家,吸引了更多人潮;社群參與的活動,讓當地居民更了解所生活的城市。灌溉計畫消除了因公共建設所帶來的焦慮,也讓輕軌周邊形成了獨特文化。(推薦閱讀:好設計!打動人心征服世界:什麼是綠色設計?

<!--cke_bookmark_551S--><!--cke_bookmark_551E-->
灌溉計畫紀錄影片:Planting Creativity: Artists, Place & Transit

劇院:地方創生的新起點

全球許多劇院相繼意識到藝術推廣與社群參與的重要性,劇院不再僅是表演發生的場域,更是連結在地社群的中心,使大眾不會被觀賞演出的門檻拒於門外,而劇場群聚人民的特質,也可說是地方創生的最佳起點。從參與式的藝術計畫,到以劇院為核心,展開的地方創生,劇院逐漸成為形塑城市風貌的關鍵。

英國切斯特(Chester)擁有歷史悠久的宗教戲劇:神祕劇(Mystery Plays),對當地人而言,戲劇就是生活的一部分;然而在歐點影城(Odeon Cinema)以及 Gateway 劇院於 2006、2007 年陸續結束營業後,表演藝術場館便長期缺席於市民生活中。經過十年的引頸期盼,切斯特終於在 2017 年又擁有了新的劇院──Storyhouse。


位於英國切斯特的 Storyhouse。(圖片來源:Storyhouse

Storyhouse 的建築前身為英國二級古蹟歐點影城,其興建原初是為了尋覓切斯特圖書館藏書的新去處,在決定將這些藏書移到歐點影城後,為了有效利用影城龐大的空間,英國柴郡西區和切斯特地方議會(Cheshire West and Chester Council)提出發展興建複合式文化場館的計畫,以滿足切斯特當地對於表演場館的需求。


於 1936 年開幕的切斯特歐點影城。(圖片來源:Historic England

Storyhouse 是一個結合了劇場、電影院、圖書館、餐廳與酒吧的文化場館,鄰近市民活動與信仰中心──切斯特市政廳(Chester Town Hall)以及切斯特座堂(Chester Cathedral),使該區域形成切斯特的金三角地帶。如同其名,Storyhouse 的營運宗旨,便是希望打造一個如同家一般,能夠分享故事、創造故事的場域。

以新奇空間承載舊有回憶,故事持續流傳

由 Bennetts Associates 建築師事務所設計,Storyhouse 的建築外觀大致保留了歐點影城原初的樣貌,藝術裝飾風的建築、紅磚牆面;內部則因使用需求有了大幅更動:拆除影廳座位後,將空間劃分為數個區塊,原先露臺的位置規劃為 100 人座的樓中樓電影院,而內部主要保留了影廳弧型天花板以及銀幕邊框,在鏡框後頭,則是後來擴建的大劇場以及閣樓小劇場;觀眾沿著腥紅色的樓梯,彷彿走進銀幕中,邁向奇幻的劇場旅程,化身故事裡的角色,也成為分享故事的說書人。(推薦閱讀:設計鬼才 PAUL SMITH 華山策展:好奇心,讓任何地方都有靈感


Storyhouse 保留了歐點影城弧形的天花板以及銀幕邊框,觀眾可以沿著樓梯走向大劇場以及閣樓小劇場。(圖片來源:Bennetts Associates


Storyhouse 剖面圖。左邊為擴建的劇場空間,右邊為 Odeon Cinema 原有的建築空間,中間連接的部分即為舊影城中的銀幕邊框。(圖片來源:Design Week

是劇院、是圖書館、也是咖啡廳,每個人都能在此找到自己的角落

Storyhouse 最特別的地方在於它擁有貫穿整個劇院的圖書館,從咖啡廳、自習空間、親子書房、到討論區,Storyhouse 的圖書館提供了各種空間以滿足不同需求,其開放從早上八點,咖啡廳的早餐時間,營業至當天最後一檔演出的散場時刻,不論只是來喝杯咖啡,或是要來觀賞演出的觀眾,都能借本喜歡的書回家,讓 Storyhouse 的回憶延伸到劇院之外。

<!--cke_bookmark_649S--><!--cke_bookmark_649E-->
圖書館空間散布在整個劇院之內。

表演之外,劇院可以做得更多

Storyhouse 擁有豐富的社群凝聚計畫,這些計畫都是經由劇院團隊諮詢當地機構、居民和學校之後誕生,提供不同年齡層適合參與的活動。像是針對電影、劇場的兒童與青少年計畫便十分多元:青少年可以在 Young Film Programmers 裡學習電影產業的知識,並參與 Storyhouse 電影節的策劃;British Film Institute Film Academy 以電影製作與創作為主,參與者將會置身專業電影團隊,體驗電影製作的過程;Youth Theater 舉辦工作坊激發兒童對於表演藝術的興趣;Youth Company 則帶領青少年認識劇場幕前到幕後的專業知識,進而學習獨立創作與製作;最後,Youth Leader 計畫期待培養出藝術產業的管理人才,透過在 Storyhouse 各部門的學習,了解如何營運一個文化場館。

除了藝術發展相關計劃,另外也有許多不同面向的活動,如:讀書會、藝術治療、語言學習、就業諮詢,或是五歲以下嬰幼兒的童謠時間、提供年長者參與的電腦課程等。


Storyhouse 舉辦的閱讀挑戰賽。(圖片來源:Storyhouse粉絲專頁

促進文化平權上,Storyhouse 實行許多措施,讓所有市民都能夠享受表演藝術的樂趣。在 Storyhouse 的劇場演出都有口述影像、字幕、手語翻譯,讓視障、聽障的觀眾也能觀賞演出;另外,最特別的則是為了對於聲光效果較敏感、或是有特殊需求的觀眾,提供降低噪音、保持場燈明亮的特別版本,減少演出效果造成的刺激。

根本出發,從地方創生打造永續發展城市

為了從文化開始根留在地,讓城市永續發展,Storyhouse 提供剛起步的在地創作者排練空間,並透過場館的網絡,流通外界資源與資訊,鼓勵切斯特當地的藝術家在地發展。Storyhouse 也讓學生有更多的娛樂選擇,不必像以往奔向利物浦或曼徹斯特等鄰近的大城。當世界各地都面臨就業人口流向大都市的困境,劇院或許能提供人們沒有思考過的新解法。

Storyhouse 創造了一個供全齡共享的空間,年長者擁有認識新朋友的機會,年輕學子多了課後的新去處,兒童與青少年能在此獲得表演藝術的啟發;Storyhouse 也是個對所有族群都友善的空間,親子共同於此創造回憶,身心障礙的朋友有更多機會接觸藝術。雖然開幕不到一年,Storyhouse 已經種下了許多地方創生的種苗,而成效則靜待時間慢慢發酵。

延伸閱讀:(以下連結將導至站外)

【兒童的微笑:面對難民危機,我們打造遊樂場】



from 女人迷 womany https://ift.tt/2J7wST4

最快最新的童裝資訊盡在:www.bonbonjr.com
時尚小孩指南
潮爸潮媽必看網站
時尚小孩|童裝www.bonbonjr.com

留言

這個網誌中的熱門文章

10 歲,媽媽把我的乳房燙平:「否則男人會想和妳做愛」

在英國,有多起女孩「燙乳」事件。她 10 歲時,媽媽拿著高溫器具,燙平她的乳房。當時,母親對她說:「如果我不燙你的胸部,就會有男人來找你做愛。」她甚至不能哭,如果哭了,就是讓家庭蒙羞,因為她不是堅強的女孩。 或許,你聽過非洲傳統部落盛行的「割禮」——割除女孩的陰蒂,甚至是大小陰唇。那麼,你聽過「燙乳」嗎? 燙乳( Breast Ironing ),是用灼熱的器具,將女孩的乳房燙平,藉以延緩乳房發育,減少性吸引力。通常,由母親來替女兒操作「燙乳」過程:將器具放在火上加熱,再用這些高溫器具,直接擠壓、熨燙乳房。只進行一次,可能效果不彰,所以往往需要持續好幾個月。 聯合國統計,全世界多達 380 萬女孩,受其影響。再根據婦女與女孩發展組織( CAWOGIDO ) 估計,在英國,目前約有 1000 名女性被強迫「燙乳」,造成身體傷害與心理陰影。《 BBC 》報導了一些女孩被「燙乳」的經驗。 圖片| 來源 Kinaya (化名)住在英國, 原生家庭來自西非。在她 10 歲時,她也經歷了「燙乳」。當時, Kinaya 母親對她說:「如果我不燙你的胸部,就會有男人來找你做愛。」 Kinaya 說,她甚至不能哭:「這種疼痛,不會隨時間減輕。」 "You're not even allowed to cry out. If you do, you [are said to] have brought shame to your family, you are not a 'strong girl'." 「他們不讓妳哭。如果妳哭,你就是帶給家庭恥辱,因為妳不是『堅強的女孩』。」 現今, Kinaya 已經成年,且有了自己的女兒。在她的女兒 10 歲左右時, Kinaya 的母親提議,也讓她「燙乳」。 "I said, 'No, no, no, none of my children are going to go through what I went through, as I still live with the trauma." 「我說:『不不不,我的孩子不該經歷我經歷過的事。直到現在,我都有陰影。』」 Kinaya 擔心,即使她強烈反對,家人還是固執地想做這件事,於是她不再

基督城槍擊案,紐西蘭總理:我絕不會提到嫌犯的名字

近年來恐怖攻擊的陰影環繞不散。上週在紐西蘭基督城發生的清真寺恐攻,造成了五十名信徒的死亡,紐西蘭總理 Ardern 從慰問、修法到抑制對嫌犯的討論,妥善的緊急因應處理贏得國際認同,更深獲受害家屬及紐西蘭人民的信賴。 上週在紐西蘭 Christchurch 發生的清真寺恐攻,造成了五十名信徒的死亡。這場恐怖攻擊事件源自於白人優越主義的支持者,在他持著多個武器掃射清真寺的同時,他在 Facebook 上直播整個過程。現今 Facebook 已經移除了相關的影片,紐西蘭政府也就這次恐怖攻擊事件做出因應措施,包含 Ardern 親自會見受害者家屬,並穿戴上穆斯林女性的頭巾以示尊重,以及修改槍枝管制法與相關法案,去全力避免未來的悲劇發生。 紐西蘭首相 Jacinda Ardern 戴上穆斯林頭巾慰問受難家屬以示尊重。| 來源 根據卡達獨立新聞 Aljazeera,這起恐怖衝擊事件只是一連串白人優越主義猖獗所引發的悲劇之一。 從 2011 年在挪威發生的 77 人屠殺事件,2015 年美國南卡羅萊納州當地教堂的 9 人非裔基督徒謀殺,2017 年加拿大魁北克地區清真寺的 6 人屠殺,到 2018 年美國匹茲堡猶太教堂的 12 名猶太信眾的槍枝掃射。當白人優越主義嚴重滲透歐美的政治體制時,許多國家的領導人並沒有認真對待這樣的風潮,比如紐約時報最近發表了一則新聞表示數十年來美國已經嚴重忽視白人優越主義與 3K 黨的橫行,這樣的情況在美國總統川普上任以後更趨嚴重。 Aljazeera 報的 Mohamad Elmasry 提出,白人優越主義漸趨之所以猖獗的最大原因,是主流媒體對於穆斯林以及其他種族的報導都是具有偏頗性的。 一起由穆斯林發起的恐怖主義會被大肆地渲染在各大主流媒體上,但一起針對穆斯林的恐怖主義卻會被忽視掩蓋。(看看更多: #PrayForParis 巴黎恐怖攻擊150人罹難!總統歐朗德:「面對恐懼,法國必須堅強起來」 ) 受難者家屬於這星期開始置辦受難者的後事。 這週首相 Jacinda Ardern 於星期二在紐西蘭國會上發表了演說,除了慰問受害者家屬以外,她也用堅定的口吻向全國人民保證,她不會給予嫌犯他想要的事:仇恨和惡名。 「你永遠不會聽到我提到他的名字,」Ardern 說。「他奉行恐怖主義,他是個罪犯,他是個極端主義者。而在我說的每一句話裡,他

D&I 了沒|讓員工有歸屬感,企業高速成長的 D&I 你聽過嗎?

國外已有不少企業在執行 D&I,而台灣這部分的討論仍屬稀少。未來每週,女人迷將會和各位談談,這個在職場上新興的文化。 想像一下,早上十點的會議,在會議桌旁,坐著的不只是台灣人,而是來自美國、馬來西亞、中國、日本等地的同事。台灣人裡,有客家人,還有來自各族的原住民。休息時間,你們聊著與各自伴侶的生活,有些是同志,有些是跨性別者,彼此分享感情觀、工作價值觀,一起思考該如何讓專案做得更好⋯⋯ 圖片 | 來源 D&I 是什麼?什麼才叫有 D&I Diversity and Inclusion(多元共融),是近幾年國外企業及研究上,一直在提倡的新職場文化,也就是強調在職場上,尊重且保有每個人的差異性,同時在保有多元性的基底上,提升個人獨特性所能帶來的價值,最終達到職場平權。(推薦閱讀: Lean in X 麥肯錫:職場平權不只是男女比例一比一 ) 尊重個人差異性,除了性別、種族、宗教、年齡,也包含身體構造(disability)、性別取向、教育程度、國籍、性格(內向外向)等等。 圖片 | 來源 在我們開始談「為什麼企業該採用 D&I」 前,《 Forbes 》這段專訪簡單地定義了何謂 D&I: Diversity is the who and the what: who's sitting around that table, who's being recruited, who's being promoted, who we're tracking from the traditional characteristics and identities of gender and ethnicity, and sexual orientation and disability—inherent diversity characteristics that we're born with. 多元化,即所謂的「誰」與「做了什麼」:誰坐在會議桌旁?誰被雇用?誰被升官?我們關注的,是種族、性別、性取向等與生俱來的多樣化特質。 Inclusion, on the other hand, is the how. Inclusion is the behaviors that 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