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印度良心!專訪阿米爾罕:我為自己是個理想主義者感到高興

登上 TIME 100 雜誌封面,人們用印度良心形容他,透過電影介入公共議題,專訪阿米爾罕:我必須做自己認為重要的事情。


Aamir Khan 阿米爾汗

文|Una So

周日近中午時份,太古城商場每一層面向中庭的欄杆,都有眾多不同國藉的市民在擠擁、等候。舞台旁圍欄外,一班十多歲印度籍年輕人在人群中雀躍聊天,另一邊則有香港女影迷舉起自製紙牌,貼著《凶心人在寶萊塢》(Ghajini) 的「大隻佬」海報,上貼紅色心心,並寫著「Aamir Khan」,人群後排有人奮力舉起一個車牌大小的小牌子,工整地印上同一名字⋯⋯還有人舉著寫「華仔」的紙板。

見面會預定開始時間已過,扶手電梯突然傳來一陣歡呼聲,他們等待的巨星終於到了。那班印籍年輕人和不同國藉的女影迷一起興奮大叫:「Aamir! Aamir! Aamir!」,他們是全場叫得最大聲的一群。

曾被《時代雜誌》譽為「印度良心」、「天王級」印度演員阿米爾汗 (Aamir Khan) 首次訪港,宣傳監製兼主演的新片《打死不離歌星夢》(Secret Superstar),同行有片中飾演穆斯林追夢女孩、17 歲的 Zaira Wasim。星期日,他先與有「香港民間特首」之稱的劉德華一起出席「粉絲」見面會,並同赴新片慈善特別場,晚上更出席香港電影金像獎頒獎禮,擔任「最佳男主角」的頒獎嘉賓。


Aamir Khan(左)及劉德華(右)。夾在中間的是《打死不離歌星夢》的 17 歲女主角 Zaira Wasim,她在上部戲《打死不離三父女》首次演戲,更贏得印度電影獎最佳女配角。

「他真的是最好的演員!沒人能比得上他!」「他的電影啟發了我!他的電影真係『有料』,對印度社會勁有意義啊!」這班十四、五歲的印籍少年,七嘴八舌地用英語跟記者說阿米爾汗有多好。記者唯有請他們逐個來、慢慢說。

自言已看了新片至少五次的他們很幸運,中午到達「霸得」近台好位,得以較近距離接近偶像,他們的老爸老媽都四散在人群中,還有很多同鄉早上八九點已來「霸位」。

這班來港三年至八年的少年人表示,最喜歡 Aamir Khan 的作品,是直踩禁區、批判印度滿天神佛大迷信的《來自星星的PK》(PK),但除此以外,更愛追看他製作的《真相訪談》(Satyamev Jayate)電視時事節目。「很少有明星這般敢言,因為在印度,這樣做他們人身安全會受威脅,甚至會被襲擊。如他們說錯了話,很多時會招來公眾抨擊。」16歲的 Ananya 舉例:「《PK》談及宗教問題,也因其宗教觀點而帶來不少爭議。」

對他們來說,阿米爾汗絕不僅是超級巨星這般簡單。


一班印籍少年:「他真的是最好的演員!」

甫抵港,阿米爾汗便接連出席多個活動,馬不停蹄。排得滿滿的日程之中,他擠出時間接受《立場新聞》專訪。

「Hello!」

翹八字鬍子、以髮箍固定偏長頭髮的阿米爾汗,走進酒店房,坐在記者面前,助手立刻拿出鏡子,讓被稱為「完美主義先生」的他,自行用粉樸印走面上油光。

當知道新片上畫幾天有影迷已看了五六遍,他驚喜的臉立刻亮起來。

現年 53 歲的阿米爾汗是國際知名的寶來塢(Bollywood)巨星,經常就印度社會公共議題發聲及出力,其電影每每帶有關注當地社會問題的訊息。而令他真正進入中港台觀眾視野的電影,是 2011 年在港上映的《作死不離三兄弟》(3 idiots),對印度大學的填鴨式教育制度,及學生背後的巨大家庭壓力,有深刻而諷刺的描寫,令不少人深深共鳴。初時只在香港小眾戲院上映,後因好評如潮,繼而在各大主流戲院公映,造就映期長達逾五個月、香港影壇極為罕見的賣座奇蹟。嚴格來說,這是首套在香港主流戲院公映的印度本土攝製電影,2012 年初更被中英劇團改編,以音樂劇形式搬上舞台。


《打死不離三父女》劇照

阿米爾汗其後繼續製作多部賣座電影,並介入不同公共議題,如批判印度宗教的《來自星星的 PK》(2014);改編自印度首位贏得英聯邦運動會金牌和首名參加奧運的女摔跤手經歷、打破當地社會極端男尊女卑觀念的《打死不離三父女》(Dangal, 2016年)等。剛在港上映的《打死不離歌星夢》,則講述信奉穆斯林的印度女孩,在家暴環境下如何追尋歌星夢想。(延伸閱讀:《我和我的冠軍女兒》:印度,告別父權的長路

阿米爾汗坦言,他常常為印度社會中許多人被不公平對待而感到苦惱,對他來說,每一個人生來都一樣,應該被平等地對待,不應因性別或口袋有多少錢而有所分別。

「這不單與男女性別有關,也跟貧富有關,有些人在困苦中出生。這些不公義的事情,我作為人來說感到十分不安,為何有些人要面對如此嚴峻的苦難 (such an ordeal in life)?」

他又稱,外界誤以為他是為了講某些公共議題,才去選擇電影劇本。而其實,最重要是有令他感到觸動和興奮的好劇本,未必一定與社會議題相關。不過,能夠講及他心繫的題目,當然更好。


《打死不離歌星夢》劇照

「《打死不離三父女》和《打死不離歌星夢》這方面都做得很出色,兩部電影都聚焦於社會對女性不公平的對待,她們很多時不被容許獨立自主、獨立地思考,甚至不能跟從心中感覺去追隨她們的夢想。」

電影一如其他創作媒介,如書籍、音樂、畫作、詩歌等,阿米爾汗認為都對人心有極大影響力,能令觀眾思考平日想也沒想過的問題:「所有創作都會對人產生影響,所以我相信創作人有很多機會去影響生命,刺激他們去想不同的問題。」

眾所周知,流行文化有影響世人的威力,但不是個個創作人都膽敢行使這影響力。阿米爾汗正是寶來塢的異數,既綻放超級巨星的光芒,又如走鋼線一般,在娛樂性豐富的電影中滲進極具爭議性的社會議題,接觸廣大觀眾群。他解釋,其電影作品的基本責任在於娛樂大眾 (to entertain and to give people a good time);但又主動提及他 2012 年起製作的電視節目《真相訪談》(Satyamev Jayate)。

這個時事節目,目標顯然不止於娛樂世人。節目共播出三季,均以現場訪談和實地採訪形式,揭露印度各種深層社會問題和殘忍陋習,期間觸及的議題多達 24 個,包括:兒童性侵、違法墮胎殺害女嬰、強姦、家暴和對警權無限大的敢怒不敢言等,讓弱勢也能在大氣電波裡發聲。

節目播放後短短三個月,已累積逾五億觀眾收看。節目兩名記者經七年調查,證實當地逾百醫生竟提供墮胎服務,專門殺害女嬰。節目播出後數日,印度拉賈斯坦邦 (Rajasthan) 最高民選長官承諾盡快判決違法墮胎的案件。阿米爾汗又促成兒童性侵法在印度下議院通過,並受邀多次出席議會委員會作證。(推薦閱讀:八歲印度女童遭四名警察姦殺,誰把強暴當成政治武器?


《真相訪談》第一季第一集,關於殺害女嬰。(圖片來源:節目截圖)

這位琥珀色眼睛的巨星,一談起他關心的議題,眼睛就明亮起來。

「我們希望在節目中,讓公眾有機會開始思考和討論,究竟我們社會有什麼的問題,或者這樣我們才能一起向前走。」

必須做自己認為重要的事情

不過走在最前,攻擊也不期然出現,阿米爾汗對此有深刻的自身經歷。除了《來自星星的 PK》曾引起爭議,2015年底他又在一個新聞獎頒獎典禮上,對當地不斷升溫、印度教與穆斯林之間的宗教衝突表示關注。當時他慨嘆,印度社會現況令人愈來愈沮喪,自言其妻擔憂幼子的安全,兩人甚至曾考慮離開印度。

本身是穆斯林的阿米爾汗這番言論,在當地燃起激烈爭議,更成為執政黨及保守派的攻擊目標。有民眾曾發起示威,內政部長曾不點名作出批評,有政客甚至懸賞 10 萬印度盧比(約 1.2 萬港元),要求民眾掌摑他。

一個敢言的藝人,往往會引來爭議,甚至會被當權者針對、封殺,以至懲罰。古今中外,例子已多不勝數。香港也沒有例外。敢言歌手如黃耀明和何韻詩,近年事業都被大陸封殺。久而久之,富爭議性的政治和社會議題,逐漸成為一眾藝人的「禁區」。

<!--cke_bookmark_424S--><!--cke_bookmark_424E-->

阿米爾汗認為,大部分人都傾向避免麻煩而保持沉默,這可以理解,也不能指責他們的「個人選擇」。

「想遠離具爭議的議題或社會問題,不單創意工作者會面對,社會上絕大部份的人,都會避免在公眾平台論及這些事情。尤其是名人,如果他們決定講這些議題的話,真的可能會失去很多東西。」

「所以不難理解為何他們對發聲有所猶疑,我完全理解。」("It's quite understandable that people hesitate to do that. I can completely understand that.") 這顆「印度良心」甚至不介意坦言,「連我自己很多時也會感到猶疑。」但有所為而有所不為,對阿米爾汗來說,為社會不公義發聲,是無可逃避的選擇。

「不過說到底,很多時候為這些議題發聲是重要的。」(sometimes it's important to address these things and to speak out) 阿米爾汗頓了頓,續說:「你必須做你覺得重要的事情,做你心裡感受強烈的事情。」("Ultimately at the very bottom of it, you have to do what you have to do. And you have to do what you feel strongly about.)

「若你對某些議題感受不大,又不想做任何事情,這樣也是可以的。我不想批評一些選擇不發聲的人,這是沒問題的。每個人有各自的生命,我以我的方法去活,做我重視的事情。」


2013 年,Aamir Khan 登上《時代雜誌》封面。

2013 年,《時代雜誌》將他選為全球百大影響力人物之一,封面以「印度良心」為題,內文問道:「一個演員能否改變一個國家嗎?」(Can one actor change a nation?)

一個演員,可以嗎?在《真相訪談》最後一集節目,阿米爾汗道別前向觀眾說出他的答案:Have faith. It's possible. 

「我相信我是一個理想主義者。我為自己是理想主義者而感到高興,我相信改變會令事情變得更好 (change for the better is possible),我們必須為此而努力。」

訪問臨近尾聲,阿米爾汗身後的公關開始催促,稱他要趕著為出席晚上香港電影金像獎「裝身」。阿米爾汗卻一臉從容,主動提起其《真相訪談》節目團隊過去四年沒有閒著,一直忙於籌備他眼中「更重要」的計劃 — 與太太 Kiran Rao 成立組織 Paani Foundation,希望改善他所居住的馬哈拉施特拉邦 (Maharashtra) 鄉郊每年恆常出現的嚴重旱災,不是直接捐款,而是教當地民眾科學化水利方法,每個鎮自己家園自己救,今年二三月份就有 21,000 名農民學懂了這種技術。他把組織網頁和有關計劃的 Youtube 紀錄片,用秀氣工整的字體寫下,著記者去了解多一點。(推薦閱讀:戴維斯、艾瑪史東、雷恩葛斯林!金球獎動人演講:每個努力生活的人,都在修補世界

為改善他所居住的馬哈拉施特拉邦 (Maharashtra) 恆常出現的嚴重旱災情況,阿米爾汗成立了非牟利組織 Paani Foundation。他在記者的筆記簿上,寫下組織網頁和有關計劃的 Youtube 紀錄片,著記者去了解多一點。

「我希望看到人們更關懷彼此,更樂意去分享,希望看到人們願意把自己最好的貢獻給他人。這不單止是我對印度的夢想,這亦是對全世界的夢想。」

世界太亂,時代很壞,記者不禁追問:你對未來有希望嗎?

"I'm hopeful. I'm always hopeful." 臨行前,這位無需 Secret、坦然行事的 Superstar 微笑著說出這句話。


Aamir Khan 阿米爾汗

本文獲立場新聞授權,原文詳看《【專訪 · 上】是巨星更是印度良心 阿米爾汗:You have to do what you have to do !》,未經同意請勿轉載。



from 女人迷 womany https://ift.tt/2HFyrXl

最快最新的童裝資訊盡在:www.bonbonjr.com
時尚小孩指南
潮爸潮媽必看網站
時尚小孩|童裝www.bonbonjr.com

留言

這個網誌中的熱門文章

10 歲,媽媽把我的乳房燙平:「否則男人會想和妳做愛」

在英國,有多起女孩「燙乳」事件。她 10 歲時,媽媽拿著高溫器具,燙平她的乳房。當時,母親對她說:「如果我不燙你的胸部,就會有男人來找你做愛。」她甚至不能哭,如果哭了,就是讓家庭蒙羞,因為她不是堅強的女孩。 或許,你聽過非洲傳統部落盛行的「割禮」——割除女孩的陰蒂,甚至是大小陰唇。那麼,你聽過「燙乳」嗎? 燙乳( Breast Ironing ),是用灼熱的器具,將女孩的乳房燙平,藉以延緩乳房發育,減少性吸引力。通常,由母親來替女兒操作「燙乳」過程:將器具放在火上加熱,再用這些高溫器具,直接擠壓、熨燙乳房。只進行一次,可能效果不彰,所以往往需要持續好幾個月。 聯合國統計,全世界多達 380 萬女孩,受其影響。再根據婦女與女孩發展組織( CAWOGIDO ) 估計,在英國,目前約有 1000 名女性被強迫「燙乳」,造成身體傷害與心理陰影。《 BBC 》報導了一些女孩被「燙乳」的經驗。 圖片| 來源 Kinaya (化名)住在英國, 原生家庭來自西非。在她 10 歲時,她也經歷了「燙乳」。當時, Kinaya 母親對她說:「如果我不燙你的胸部,就會有男人來找你做愛。」 Kinaya 說,她甚至不能哭:「這種疼痛,不會隨時間減輕。」 "You're not even allowed to cry out. If you do, you [are said to] have brought shame to your family, you are not a 'strong girl'." 「他們不讓妳哭。如果妳哭,你就是帶給家庭恥辱,因為妳不是『堅強的女孩』。」 現今, Kinaya 已經成年,且有了自己的女兒。在她的女兒 10 歲左右時, Kinaya 的母親提議,也讓她「燙乳」。 "I said, 'No, no, no, none of my children are going to go through what I went through, as I still live with the trauma." 「我說:『不不不,我的孩子不該經歷我經歷過的事。直到現在,我都有陰影。』」 Kinaya 擔心,即使她強烈反對,家人還是固執地想做這件事,於是她不再

基督城槍擊案,紐西蘭總理:我絕不會提到嫌犯的名字

近年來恐怖攻擊的陰影環繞不散。上週在紐西蘭基督城發生的清真寺恐攻,造成了五十名信徒的死亡,紐西蘭總理 Ardern 從慰問、修法到抑制對嫌犯的討論,妥善的緊急因應處理贏得國際認同,更深獲受害家屬及紐西蘭人民的信賴。 上週在紐西蘭 Christchurch 發生的清真寺恐攻,造成了五十名信徒的死亡。這場恐怖攻擊事件源自於白人優越主義的支持者,在他持著多個武器掃射清真寺的同時,他在 Facebook 上直播整個過程。現今 Facebook 已經移除了相關的影片,紐西蘭政府也就這次恐怖攻擊事件做出因應措施,包含 Ardern 親自會見受害者家屬,並穿戴上穆斯林女性的頭巾以示尊重,以及修改槍枝管制法與相關法案,去全力避免未來的悲劇發生。 紐西蘭首相 Jacinda Ardern 戴上穆斯林頭巾慰問受難家屬以示尊重。| 來源 根據卡達獨立新聞 Aljazeera,這起恐怖衝擊事件只是一連串白人優越主義猖獗所引發的悲劇之一。 從 2011 年在挪威發生的 77 人屠殺事件,2015 年美國南卡羅萊納州當地教堂的 9 人非裔基督徒謀殺,2017 年加拿大魁北克地區清真寺的 6 人屠殺,到 2018 年美國匹茲堡猶太教堂的 12 名猶太信眾的槍枝掃射。當白人優越主義嚴重滲透歐美的政治體制時,許多國家的領導人並沒有認真對待這樣的風潮,比如紐約時報最近發表了一則新聞表示數十年來美國已經嚴重忽視白人優越主義與 3K 黨的橫行,這樣的情況在美國總統川普上任以後更趨嚴重。 Aljazeera 報的 Mohamad Elmasry 提出,白人優越主義漸趨之所以猖獗的最大原因,是主流媒體對於穆斯林以及其他種族的報導都是具有偏頗性的。 一起由穆斯林發起的恐怖主義會被大肆地渲染在各大主流媒體上,但一起針對穆斯林的恐怖主義卻會被忽視掩蓋。(看看更多: #PrayForParis 巴黎恐怖攻擊150人罹難!總統歐朗德:「面對恐懼,法國必須堅強起來」 ) 受難者家屬於這星期開始置辦受難者的後事。 這週首相 Jacinda Ardern 於星期二在紐西蘭國會上發表了演說,除了慰問受害者家屬以外,她也用堅定的口吻向全國人民保證,她不會給予嫌犯他想要的事:仇恨和惡名。 「你永遠不會聽到我提到他的名字,」Ardern 說。「他奉行恐怖主義,他是個罪犯,他是個極端主義者。而在我說的每一句話裡,他

D&I 了沒|讓員工有歸屬感,企業高速成長的 D&I 你聽過嗎?

國外已有不少企業在執行 D&I,而台灣這部分的討論仍屬稀少。未來每週,女人迷將會和各位談談,這個在職場上新興的文化。 想像一下,早上十點的會議,在會議桌旁,坐著的不只是台灣人,而是來自美國、馬來西亞、中國、日本等地的同事。台灣人裡,有客家人,還有來自各族的原住民。休息時間,你們聊著與各自伴侶的生活,有些是同志,有些是跨性別者,彼此分享感情觀、工作價值觀,一起思考該如何讓專案做得更好⋯⋯ 圖片 | 來源 D&I 是什麼?什麼才叫有 D&I Diversity and Inclusion(多元共融),是近幾年國外企業及研究上,一直在提倡的新職場文化,也就是強調在職場上,尊重且保有每個人的差異性,同時在保有多元性的基底上,提升個人獨特性所能帶來的價值,最終達到職場平權。(推薦閱讀: Lean in X 麥肯錫:職場平權不只是男女比例一比一 ) 尊重個人差異性,除了性別、種族、宗教、年齡,也包含身體構造(disability)、性別取向、教育程度、國籍、性格(內向外向)等等。 圖片 | 來源 在我們開始談「為什麼企業該採用 D&I」 前,《 Forbes 》這段專訪簡單地定義了何謂 D&I: Diversity is the who and the what: who's sitting around that table, who's being recruited, who's being promoted, who we're tracking from the traditional characteristics and identities of gender and ethnicity, and sexual orientation and disability—inherent diversity characteristics that we're born with. 多元化,即所謂的「誰」與「做了什麼」:誰坐在會議桌旁?誰被雇用?誰被升官?我們關注的,是種族、性別、性取向等與生俱來的多樣化特質。 Inclusion, on the other hand, is the how. Inclusion is the behaviors that 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