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台女第一人|詩人陳秀喜:我的筆不畫眉也不塗唇,我寫美麗島

新竹詩人陳秀喜,她手執詩人之筆,寫下婦女獨有的生命經驗,同時延伸觸碰更廣大的國族議題。她說詩人的筆不畫眉毛也不塗唇,那她的筆做什麼呢?用來寫下被殖民的悲痛,以及對國族認同的辨析和吶喊。

第一次讀到陳秀喜的詩,是在十幾年前國中的國文課上。昏昏欲睡的午後,臺上的國文老師翻開新的一課, 用振奮的聲音說「陳秀喜是我們新竹人唷!」十五年前的國中國文課,還是文言文與中國文學的主場,我們背誦著抽象的修辭、琢磨著渺遠的大江大海、努力體會失意老男人的潦倒和幽怨。突然,老師告訴我們,就在我們生長的土地上,每日穿行的道路旁,有位女詩人穿越歷史的洪流,與我們擦肩。

新竹人的詩,印在國文課本上。那一刻,全班都醒了。

這樣的心情,陳秀喜自己也曾經體會過。陳秀喜是日治時代的新竹人,被送與陳家做養女。不同於台灣早期許多養女艱辛的遭遇,陳秀喜過得很幸福,說養父母待她勝過親生父母,讓她在「無邊如海的慈愛」中長成。陳秀喜十五歲就展現自己的創作天賦,能以日文寫徘句、短歌,後來還出版了日文的作品集《斗室》。


圖片|來源

雖然如此,事隔多年後她仍在自傳裡細緻記下漢詩文在她生命裡的痕跡:她的生父陳買愛好吟詠漢詩,常有漢詩人來家中一起吟詩為樂。而她的養父更是特地聘請家庭教師來教她讀漢文。一天,她在書店裡看到一本《唐詩合解》:

「我是受過日本教育,小學畢業而已。第一次手捧線裝的詩書,非常高興又驚訝。立刻買這本書回來。我發覺父母常說『我們是從唐山移民來的』。如今手捧的是一本唐山來的書,我的小小的心靈卻為了買到《唐詩合解》而震撼。」

陳秀喜借助一本線裝漢文書清晰體會到她血脈的泉源,而她的詩作多年後又引領一群國中生感受到自己與土地的連結。我至今還記得課本上那首詩是這樣寫的:

風雨襲來的時候
覆葉會抵擋
星閃爍的夜晚
露會潤濕全身
催眠般的暖和是陽光
摺成縐紋睡著
嫩葉知道的 只是這些──
當雨季過後
柚子花香味乘微風而來
嫩葉像初生兒一樣
恐惶慄慄底伸了腰
啊! 多麼奇異的感受
怎不能縮回那安祥的夢境
又伸了背 伸了首
從那覆葉交疊的空間探望
看到了比夢中更美而俏麗的彩虹
嫩葉知道了歡樂 知道了自己長大了數倍
更知道了不必摺縐紋緊身睡著
然而嫩葉不知道風雨吹打的哀傷
也不知道蕭蕭落葉的悲嘆
只有覆葉才知道 夢痕是何等的可愛
只有覆葉才知道 風雨要來的憂愁

這首詩的題目叫〈嫩葉——一個母親講給兒女的故事〉,描摹的是幼嫩的新葉生長的姿態,採取的是覆葉關愛的視角。新葉如嬰兒、覆葉如母親,新與舊、生與老之間的遞嬗既是自然界的,也是人與人之間的。〈嫩葉〉和另一首詩〈覆葉〉互為表裡,如果〈嫩葉〉還有初生的喜悅和天真,〈覆葉〉就更直面了世界的殘酷:

繫棲在細枝上
沒有武裝的一葉
沒有防備的
全曝於昆蟲饑餓的侵食
任狂風摧殘
也無視於自己的萎弱
緊抓住細枝的一點
成為翠簾遮住炎陽
成為屋頂抵擋風雨
倘若 生命是一株樹
不是為著伸向天庭
只為了脆弱的嫩葉快快茁長

〈覆葉〉呈現了一片孤葉的羸弱與不屈,如同陳秀喜面對她自己的人生。

如果不認識詩,早就死掉也說不定

她的體會人生之苦是從婚後開始的。二十二歲那年,縱然養母萬般不捨,她仍然按照那個年代女子既定的人生規劃嫁到員林去,隨即跟著丈夫到上海、杭州工作。不料,為了這段婚姻,她遭受婆婆虐待,長子在月子中就因延誤送醫過世。因為隨夫赴任為二戰困於中國,她錯過了與慈愛養母的最後一面。最後,丈夫還外遇。

受虐和外遇是明明白白的苦,陳秀喜對婚姻的體察則更深刻,在許多詩作裡都能看見她為妻、為母的細膩覺察。在她著名的詩作〈棘鎖〉中,她闡述了婚姻對女性的箝制和壓迫:

卅二年前
新郎捧著荊棘(也許他不知)
當做一束鮮花贈我
新娘感恩得變成一棵樹

鮮花是愛的鎖
荊棘是怨的鐵鏈
我膜拜將來的鬼籍
冷落爹娘的乳香
血淚汗水為本份
拼命地努力盡忠於家
捏造著孝媳的花朵
捏造著妻子的花朵
捏造著母者的花朵
插於棘尖
湛著「福祿壽」的微笑
掩飾刺傷的痛楚
不讓他人識破

當 心被刺得空洞無數
不能喊的樹扭曲枝椏
天啊 讓強風吹來
請把我的棘鎖打開
讓我再捏造著
一朵美好的寂寞
治療傷口
請把棘鎖打開吧!

新郎捧著象徵愛的鮮花,卻不知道那其實是一束割得妻子遍體鱗傷的荊棘。他也許不知道、也許知道了卻不在意,從此,男人從詩行中退場,後續關於女性在婚姻裡的苦與痛、掙扎與求生,他完全的缺席。

缺席所代表的冷漠與無視,或許比直接的暴力還更可怕,也更讓人無從抵抗一些。男人以鮮花與愛將女人誘進了婚姻中,鎖在裡面。不論是「膜拜鬼籍」或「湛著福祿壽的微笑」都帶著森森鬼氣,婚姻,似乎真的就是這樣一樁令人絕望的買賣。在陳秀喜的年代,婚姻對女性的意義除了當下的歸屬和依附,更大的價值在於死後一個合於禮法的位置。而為了身後理所應當的安置,女人該付出多少代價?

為了做一個好妻子,女人必須拋下原生家庭,做一個孝順的媳婦、賢慧的妻子、慈愛的母親,看似是美麗芬芳的花,卻是插在讓人無比疼痛的棘尖上。原來,每一個合宜的舉措、每一個應盡的本分,都要用一寸一寸的傷口換來。

幸好,詩句沒有在無望的情緒中下墜,詩人轉而呼喊強風吹來、把婚姻的棘鎖打開。她並不是不知道,離開婚姻之後所帶來的迷茫、無措與寂寞,但解脫了痛苦之後的人生,即使是寂寞,也是美好的寂寞。

因此,等到子女都成家後,陳秀喜選擇在五十七歲那年,結束了三十六年的婚姻。陳秀喜在自傳中這樣記述她離婚的心情:

「三十六年來過著三從四德的生活,盡了主婦的職。回顧三思,問心無愧。可以心安地走了。過去的我是為了大家活來的。是迷失了自己的。往後,我是為著我而要活下去的。兩種生活方式、均有一長一短。深深吸收自由、自在的空氣。刻刻都是感恩、感謝的意念中。山居,大自然是這麼無邪、天真。假如,我不認識詩⋯⋯我不會離開他,假如我不認識詩,我早就死掉也說不定⋯⋯。」

民國六O年代,離婚還是一件大膽的舉措,根據統計,當時每一千人只會有 0.36 對夫妻選擇離婚,更遑論是由女方提出要求。那個年代的傳統婦女,大約真的要被逼到絕境才有勇氣奮身一搏,斬斷婚姻。陳秀喜在面臨養母逝世之痛時,就曾說過如果不是懷著再見養母一面的念頭,她早就死了,可見這段婚姻對她的戕害。離婚後的日子,也並沒有海闊天空,她甚至一度上吊自殺,導致聲帶受損。放棄了那個年代的人眼中「正常」的生活,也放棄了她曾寫入詩中的「將來的鬼籍」。陳秀喜,選擇向死而生。

離婚後,她沒有依傍子女,而是隱居於台南關子嶺。她為居所取名為笠園,寄託著她為笠詩社付出的二十年心血。笠園成為台灣本土詩人的聚會的所在,許多年輕一輩的創作者都受過陳秀喜的提攜照撫,尊稱她一聲「陳姑媽」。

詩人向陽在廣播節目中分享自己與陳秀喜的交往。那時,他剛剛開始嘗試創作台語詩,當時的大環境對台語創作者並不友善,他的詩作無處發表,自己也很沒有信心。有一次,他應邀參加詩歌朗誦會,以台語朗誦自己的作品〈阿爹的飯包〉。詩中刻畫搬砂石父親的辛勞、貧困家庭的痛苦,以及父母對子女的慈愛,讓陳秀喜立刻紅了眼眶。用台語對向陽連連說著「很感動、很感動」。多年後,向陽還記得那一刻對他的激勵。

在現實生活中,詩人的責任非常重大

陳秀喜對於詩歌有很大的期許,將表達思想、鍛造語言、重視歷史、國際、人類,乃至於時代使命都賦予在詩歌創作上。因此她曾以〈也是一首詩的重量〉描述她對詩歌的期望:

詩擁有強烈的能源,真摯的愛心
也許一首詩能傾倒地球
也許一首詩能挽救全世界的人
也許一首詩的放射能
讓我們聽到自由、和平、共存共榮
天使的歌聲般的回響

就像她自己在《美麗島詩集》裡提到的:「一首詩完成的過程,是感觸、感動的餘韻帶進思考讓它發酵。思考是集中精神在語言鍵盤上彈出聲音。詩人不願盲目活著。眼睛亮著重視過去,腳卻向前邁進。意識歷史、時代、甚至國際、人類。以關心執著於自覺得極點,附著時代的使命感,以喜怒哀樂的沈澱物來比較和判斷事物。詩人是真善美的求道者。在現實生活中,站在自己的位置,詩人的責任非常重大。」

基於一種詩人的使命感,陳秀喜的詩歌不只是寫婚姻與母愛,還從婦女獨有的生命經驗裡延伸出去,觸碰更廣大的國族議題。最廣為人知的嘗試,是原名為〈臺灣〉後來被改寫為〈美麗島〉的詩作。詩中以搖籃、母親的懷抱去比附台灣之美。台大中文系教授洪淑苓認為,詩中以溫和包容的態度表露對台灣鄉土的認同和情感的依歸,有別於其他詩人較為強烈的反抗與抗議意圖。這除了是女作家書寫鄉土家國的修辭,也是跨越政治旗幟論戰之後,對斯土斯民不變的熱愛。

從陳秀喜的詩歌,我們會看見女性的陰柔特質和看似陽剛的國族認同並不衝突,可以延伸、可以比擬、可以渲染。比如〈我的筆〉:

眉毛是畫眉筆的殖民地
雙唇一圈是口紅的地域
我高興我的筆
不畫眉毛也不塗唇

「殖民地」,「地域性」
每一次看到這些字眼
被殖民過的悲愴又復甦
數著今夜的嘆息
撫摸著血管
血液的激流推動筆尖
在淚水濕過的稿紙上
寫滿著
我是中國人
我是中國人
我們都是中國人

這首詩經過英譯之後,在 1978 年獲得美國全國詩人協會詩競賽第二獎。詩中以畫眉、描唇等化妝的動作與詩人之筆做出區隔。「化妝是對五官的佔領」,這樣的視角大約有歐美婦女焚燒胸罩一般的冷冽和氣魄了!詩人的筆不畫眉毛也不塗唇,那她的筆做什麼呢?用來寫下被殖民的悲痛,以及對國族認同的辨析和吶喊。

另一首詩〈耳環〉則以日本女孩不如中國女孩一般打耳洞來區分中日之間的差異,詩中的「我」以戴上一對耳環為傲,即使遭致歧視也不退縮:「民國二十八年/母親的民族觀念說/耳朵有針洞/才是中國女孩/總有一天/要辨別我們並不是日本人/戴著翡翠玉墜的耳環/梳兩條辮子/穿著長齊腳跟的旗袍/因怕統治者的威風/純中國式的打扮/街上已少見/我時常被日本的小孩子們/投擲小石頭 罵『清國奴』」

翡翠玉墜耳環、辮子、旗袍都是女性的裝束,而在這些看似屬於外在的打扮、屬於女性陰柔的象徵,在陳秀喜筆下卻用以傳達女孩心中愛國愛家、堅毅不拔的意志。詩中十八歲的年輕女孩即使遭遇謾罵羞辱也昂首闊步,唯一的期望就是「耳環就是/中國女孩的憑證/臺灣光復 那一天/不必檢驗耳朵的針洞」。期望光復的那一天,所有堅守國族認同的打扮和舉動都不再有任何疑慮,不再需要為了討好殖民者而有所矯飾。

然而,光復之後的台灣人,卻無法如同陳秀喜詩中的祈願,只自自然然的做自己就足以立足這塊他們生長的土地。因為,他們面臨了新挑戰:國語。

跨越語言的一代,是忍耐陣痛的失語者

如同那個時代許多創作者一樣,光復之後陳秀喜立刻面臨的困難是語言的轉換。受日式教育、擅長日本俳句、和歌的陳秀喜,突然之間成了新時代格格不入的人。光復三十年後,她出版了詩集《樹的哀樂》,在〈後記〉裡她這樣陳述自己的痛苦:

「光復三十年來的臺灣,早已成為推行國語非常成功的模範省。然而,我個人,因為不學無術,被殖民過的痛苦,迄今不但尚未消失,握筆時,那種陣痛的苦悶,還是折磨我。當我出版日文短歌集《斗室〉(一九七O)後,由於心中有所抉擇,從此不再出版日文短歌集,專心學習國文,作為個人的心願。而且,渴望以我們的國文寫詩。」

能夠流利傳達思想感情的日文,帶著殖民的屈辱;理所應當該使用的國語,卻又不夠熟悉順暢。這種失語的痛苦也表現在〈編造著笠〉一詩(節錄):

一九四五年八月十五
我們鳴放炮竹
淚濕面頰互相擁抱
將光復的喜訊
報告祖先們
我的國籍也光復
可是祖國的文化
被統治者隔絕了半世紀
想不到痛苦在等著我
回到祖國的懷抱
高興得血液沸騰
卻不能以筆舌表達
焦急又苦惱
熱血也許會被誤為冷血
在語言的鐵柵前啜泣
為了要寫詩
學習國語
忍耐陣痛
有時候詩胎死在腹中
有時候揉碎死胎兒
丟棄後苦悶著
詩的國家的文化
對我來說
比岩石更重
嘴吧如啞吧
唱不出聲時感到羞恥
我們應該向
祖先們和搖籃道歉

血液沸騰、筆舌卻偏偏不聽使喚,於是只能無助的在語言鐵柵前啜泣。語言與思想的錯位並不是這一代台灣人的錯,陳秀喜的詩文裡卻袒露了戰後台灣人無法壓抑的愧疚、羞愧和恥辱。於是有了凡提及陳秀喜時必會講述著名故事:陳秀喜赴日出席在東京舉辦的《陳秀喜詩集》出版紀念會,並拜訪了日本著名詩人堀口大學。當堀口大學稱讚陳秀喜的日語優美時,她並沒有喜悅,而是索要紙筆當場作和歌一首表達「懂日語是悲哀,故鄉被殖民傷痕猶在」的感受。因此,堀口大學立刻肅坐伏地道歉。

歷來講述這個故事,往往視之為一段佳話。陳秀喜的風骨與堀口大學的自省,以及成就這段會面的創作交流,都讓這個故事無比動人。然而,這段故事呈現的出原本應該為之自豪的語言能力,對於當時的陳秀喜以及許多台灣知識份子而言,卻是傷痕和悲哀。更糟糕的是,這樣的傷痕和悲哀不僅是源於被殖民的傷痛,在當時臺灣的氛圍裡,更有一種必須自證自清的壓力。

擔任「笠詩社」社長長達二十年的陳秀喜,自然也被捲入了鄉土文學論戰中。那首讓她收穫美國詩壇榮譽的〈我的筆〉,其創作背景卻是源於《水星》詩刊對《笠》詩刊是「日本詩壇的殖民地」的批評。陳秀喜強調,她是受日本教育的人,能用日本話、日本文字創作,卻甘願辛苦地學習中文、寫中國詩,這都是因為她不甘於被殖民。

「笠詩刊當然是中國人的詩刊,這種憤怒,我就把它寫成〈我的筆〉。」

洪淑苓提到,1970 年代現代詩論戰以及鄉土文學的風潮導致各詩社關係惡化,笠詩社向來被視為親日、本土,因此在當時的氛圍下相當不容易發展。而在〈我的筆〉發表的前一年,又偏偏發生了釣魚台事件、臺灣退出聯合國,仇日的情緒和退出國際舞台的悲憤,都讓笠詩社成為眾矢之的。

因此,這也讓陳秀喜這樣的創作者處境更為艱難。

和歌創作不是恥辱,是那個時代留給當代最美的禮物

將近五十年後,重看陳秀喜在政權遞嬗之間的苦與難,我們會清楚的知道被殖民、擅長日語、艱難地學習「新」國語,都不是他們的錯,甚至不該是錯。可是,早在讀者們能夠發現這點以前,有許多創作者不得不放棄自己擅長的語言,因此不能以最順暢的方式表達自己,甚至不能再創作,只能殞落在不同語言的縫隙之間,將表達和詮釋的權力拱手讓給更流暢使用官方語言的人們。

新竹市文化中心(現為新竹市文化局)在 1997 年出版了《陳秀喜》全集。如果有機會翻閱這套全集的人,除了閱讀詩集、書信、資料集,也翻一翻陳秀喜的日譯詩、短歌和俳句吧。也許藉由這一次次摩挲書頁的時刻,能夠讓陳秀喜知道,她美麗的日文創作不是屈辱,而是珍貴的歷史資產、文化記憶,更是一位努力翻越時代、語言與性別阻礙的女詩人,留給後世最好的禮物。

回想十五年前,那個懵懂地在課堂上展讀〈嫩葉〉的我,並不知道從「母親講給兒女的故事」在詩人心中升起,到化為她陌生的國語,最終印成鉛字,成為國中生必讀的一課,中間需要多少努力又經歷多少頓挫。女性的聲音不論在哪一個時代、哪一種文化裡,常常都是被噤聲的一群。可是,如果沒有陳秀喜的詩,我們不會看見民國六O年代為女、為妻、為母曾經歷的哀與樂。我們也不會發現陰柔的眉筆、唇彩、耳環,甚至廚房裡裊裊的灶煙,原來都能寄託熾熱的愛國心和柔韌的鄉土情。

從台灣第一位女詩人到當代,女性也許不再遭遇明言要求的噤聲,也幸運避過了失語的時代夾縫,讓我們終於掌握了自由書寫和表達的權力。擁有這些得來不易的權力的當代女性該說什麼?該寫什麼?才能讓五十年後的女性依然備受啟發,念念不忘?也許,就從解開前代女性身上的枷鎖開始。

參考資料:

《陳秀喜全集》(新竹:新竹市立文化中心,1997)
洪淑苓:《思想的裙角》(臺北:臺灣大學出版中心,2014)
台灣第一位女詩人陳秀喜
人物/台灣第一位女詩人陳秀喜
跨國界的女詩人——陳秀喜
【台文天文台】熊一蘋:跨越語言的一代,沒有跨過的那些
中央廣播電臺:作家向陽談美麗島的玉蘭花陳秀喜



from 女人迷 Womany https://ift.tt/32n0BDA

最快最新的童裝資訊盡在:www.bonbonjr.com
時尚小孩指南
潮爸潮媽必看網站
時尚小孩|童裝www.bonbonjr.com

留言

這個網誌中的熱門文章

10 歲,媽媽把我的乳房燙平:「否則男人會想和妳做愛」

在英國,有多起女孩「燙乳」事件。她 10 歲時,媽媽拿著高溫器具,燙平她的乳房。當時,母親對她說:「如果我不燙你的胸部,就會有男人來找你做愛。」她甚至不能哭,如果哭了,就是讓家庭蒙羞,因為她不是堅強的女孩。 或許,你聽過非洲傳統部落盛行的「割禮」——割除女孩的陰蒂,甚至是大小陰唇。那麼,你聽過「燙乳」嗎? 燙乳( Breast Ironing ),是用灼熱的器具,將女孩的乳房燙平,藉以延緩乳房發育,減少性吸引力。通常,由母親來替女兒操作「燙乳」過程:將器具放在火上加熱,再用這些高溫器具,直接擠壓、熨燙乳房。只進行一次,可能效果不彰,所以往往需要持續好幾個月。 聯合國統計,全世界多達 380 萬女孩,受其影響。再根據婦女與女孩發展組織( CAWOGIDO ) 估計,在英國,目前約有 1000 名女性被強迫「燙乳」,造成身體傷害與心理陰影。《 BBC 》報導了一些女孩被「燙乳」的經驗。 圖片| 來源 Kinaya (化名)住在英國, 原生家庭來自西非。在她 10 歲時,她也經歷了「燙乳」。當時, Kinaya 母親對她說:「如果我不燙你的胸部,就會有男人來找你做愛。」 Kinaya 說,她甚至不能哭:「這種疼痛,不會隨時間減輕。」 "You're not even allowed to cry out. If you do, you [are said to] have brought shame to your family, you are not a 'strong girl'." 「他們不讓妳哭。如果妳哭,你就是帶給家庭恥辱,因為妳不是『堅強的女孩』。」 現今, Kinaya 已經成年,且有了自己的女兒。在她的女兒 10 歲左右時, Kinaya 的母親提議,也讓她「燙乳」。 "I said, 'No, no, no, none of my children are going to go through what I went through, as I still live with the trauma." 「我說:『不不不,我的孩子不該經歷我經歷過的事。直到現在,我都有陰影。』」 Kinaya 擔心,即使她強烈反對,家人還是固執地想做這件事,於是她不再

基督城槍擊案,紐西蘭總理:我絕不會提到嫌犯的名字

近年來恐怖攻擊的陰影環繞不散。上週在紐西蘭基督城發生的清真寺恐攻,造成了五十名信徒的死亡,紐西蘭總理 Ardern 從慰問、修法到抑制對嫌犯的討論,妥善的緊急因應處理贏得國際認同,更深獲受害家屬及紐西蘭人民的信賴。 上週在紐西蘭 Christchurch 發生的清真寺恐攻,造成了五十名信徒的死亡。這場恐怖攻擊事件源自於白人優越主義的支持者,在他持著多個武器掃射清真寺的同時,他在 Facebook 上直播整個過程。現今 Facebook 已經移除了相關的影片,紐西蘭政府也就這次恐怖攻擊事件做出因應措施,包含 Ardern 親自會見受害者家屬,並穿戴上穆斯林女性的頭巾以示尊重,以及修改槍枝管制法與相關法案,去全力避免未來的悲劇發生。 紐西蘭首相 Jacinda Ardern 戴上穆斯林頭巾慰問受難家屬以示尊重。| 來源 根據卡達獨立新聞 Aljazeera,這起恐怖衝擊事件只是一連串白人優越主義猖獗所引發的悲劇之一。 從 2011 年在挪威發生的 77 人屠殺事件,2015 年美國南卡羅萊納州當地教堂的 9 人非裔基督徒謀殺,2017 年加拿大魁北克地區清真寺的 6 人屠殺,到 2018 年美國匹茲堡猶太教堂的 12 名猶太信眾的槍枝掃射。當白人優越主義嚴重滲透歐美的政治體制時,許多國家的領導人並沒有認真對待這樣的風潮,比如紐約時報最近發表了一則新聞表示數十年來美國已經嚴重忽視白人優越主義與 3K 黨的橫行,這樣的情況在美國總統川普上任以後更趨嚴重。 Aljazeera 報的 Mohamad Elmasry 提出,白人優越主義漸趨之所以猖獗的最大原因,是主流媒體對於穆斯林以及其他種族的報導都是具有偏頗性的。 一起由穆斯林發起的恐怖主義會被大肆地渲染在各大主流媒體上,但一起針對穆斯林的恐怖主義卻會被忽視掩蓋。(看看更多: #PrayForParis 巴黎恐怖攻擊150人罹難!總統歐朗德:「面對恐懼,法國必須堅強起來」 ) 受難者家屬於這星期開始置辦受難者的後事。 這週首相 Jacinda Ardern 於星期二在紐西蘭國會上發表了演說,除了慰問受害者家屬以外,她也用堅定的口吻向全國人民保證,她不會給予嫌犯他想要的事:仇恨和惡名。 「你永遠不會聽到我提到他的名字,」Ardern 說。「他奉行恐怖主義,他是個罪犯,他是個極端主義者。而在我說的每一句話裡,他

D&I 了沒|讓員工有歸屬感,企業高速成長的 D&I 你聽過嗎?

國外已有不少企業在執行 D&I,而台灣這部分的討論仍屬稀少。未來每週,女人迷將會和各位談談,這個在職場上新興的文化。 想像一下,早上十點的會議,在會議桌旁,坐著的不只是台灣人,而是來自美國、馬來西亞、中國、日本等地的同事。台灣人裡,有客家人,還有來自各族的原住民。休息時間,你們聊著與各自伴侶的生活,有些是同志,有些是跨性別者,彼此分享感情觀、工作價值觀,一起思考該如何讓專案做得更好⋯⋯ 圖片 | 來源 D&I 是什麼?什麼才叫有 D&I Diversity and Inclusion(多元共融),是近幾年國外企業及研究上,一直在提倡的新職場文化,也就是強調在職場上,尊重且保有每個人的差異性,同時在保有多元性的基底上,提升個人獨特性所能帶來的價值,最終達到職場平權。(推薦閱讀: Lean in X 麥肯錫:職場平權不只是男女比例一比一 ) 尊重個人差異性,除了性別、種族、宗教、年齡,也包含身體構造(disability)、性別取向、教育程度、國籍、性格(內向外向)等等。 圖片 | 來源 在我們開始談「為什麼企業該採用 D&I」 前,《 Forbes 》這段專訪簡單地定義了何謂 D&I: Diversity is the who and the what: who's sitting around that table, who's being recruited, who's being promoted, who we're tracking from the traditional characteristics and identities of gender and ethnicity, and sexual orientation and disability—inherent diversity characteristics that we're born with. 多元化,即所謂的「誰」與「做了什麼」:誰坐在會議桌旁?誰被雇用?誰被升官?我們關注的,是種族、性別、性取向等與生俱來的多樣化特質。 Inclusion, on the other hand, is the how. Inclusion is the behaviors that w